【走遍河山】齐鲁志08:游青岛,从一杯热情洋溢的啤酒开始
我曾在黑龙江工作和生活了14个年头,到过长达2981公里中俄边境黑龙江段的每一个哨所,走过全省12个地级市、1个地区首府所在地和121个县城。当然,我也熟悉黑龙江得知企业和著名商品,比如哈药集团生产的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又比如源自1900年由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开办、生产号称“中国最早啤酒”哈尔滨啤酒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如果您乐意,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开列下去。
显然,在这篇与山东青岛有关的文章里,并不适合大张旗鼓表扬黑龙江或哈尔滨,更不适宜表扬哈尔滨啤酒。因为在青岛人看来,“中国最早的啤酒”这个名号跟哈尔滨无关,而应归属青岛。
按照青岛当地朋友的说法,1903年8月15日,英、德两国商人共同出资建造了“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这也正是青岛啤酒的前身,而这恰恰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厂,之后才有了哈尔滨、五洲啤、五羊等啤酒厂家。
事实一再证明,这种“名分之争”,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且各凭各据,那个理直气壮的劲头、舍我其谁的自信,根本不容别人反驳,到最终只能是各说各话、聊以自慰。
好在我等老百姓不必为这种事操心,只管享受消费的乐趣,比如啤酒这种商品,谁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是“中国最好喝的啤酒”。
想来是过于熟悉黑龙江,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认定哈尔滨啤酒是天下底最好喝的啤酒,经典的“大绿棒子”,还有“小马车”,量足劲大,很是过瘾。
忘了是哪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第一次尝到青岛纯生啤酒,惊为神饮,从此认定这才是天下最棒的啤酒,没有之一。
可笑的是,喝了N年青岛啤酒,自以为有些心得,不料有一天却被告之,在青岛之外喝的青岛啤酒,十有八九都是“赝品”。当然,并不一定都是假货,而是青岛啤酒厂在外地兼并厂家就地生产的产品,尽管配料和工艺差不多,但受水源、空气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品质和口感,都无法与青岛本厂生产的啤酒相提并论。
如此这般,何时到青岛品尝一下正宗的地产啤酒,便成了一个看起来无聊但却颇有吸引力的人生梦想。
2021年7月中下旬,我带妻儿到青岛疗养,终于有了品尝正宗青岛啤酒的机会。
刚时正赶上南京新冠疫情爆发,又有南京䘵口机场旅居史的同行者,一到青岛,3次被“居家隔离”,4次做核酸检测,半个月疗养期,结果被隔离了7天。天天呆在屋里,实在百无聊赖,又惦记青岛地产啤酒,便开始通过快递购买青岛鲜啤,刚开始每天1.5升,后来增加到每天2至3升,越喝越有感觉,越喝越觉得好喝。
零售的青岛鲜啤,包装很有意思,既不是玻璃瓶,也不是塑料瓶,而是塑料袋。这种包装说不上简陋,但确实不那么高大上,好在取用方便,喝不完还能盖上,常温状态下存放半天没啥问题。
较之在青岛之外喝过的瓶装青岛啤酒,当地特有的袋装鲜啤口感超好,并且品种丰富,既有原浆、纯生,还有黑啤、白啤,任由消费者选择。
解除隔离后,有了到饭店就餐的机会,于是得以见证青岛人对啤酒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么说吧,在当地人张罗的饭局上,喝哪个厂家的啤酒、喝哪个品种的啤酒,绝对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在热情好客的青岛人看来,这实在关乎对客人的态度和尊重问题。
据当地朋友介绍,青岛啤酒的厂家众多,其中一厂、二厂的知名度最大,生产的啤酒也最受欢迎;而两者当中,又数二厂啤酒更好喝。为了证明这一点,当地朋友不仅带着我们到二厂附近的饭店就餐,品尝该厂直供的鲜啤,还详细介绍了分辨一厂和二厂产品的详细办法。可惜我当时沉醉于可口的青岛啤酒当中,压根没记住那些诀窍。
喝起啤酒来,青岛人确实很豪爽,不仅有激情,酒量还很大,建议外地朋友到了青岛不要就酒量问题向青岛人发起挑战,否则会很受伤。
另外需要友情提醒的,是不要和青岛女人拼酒量,她们喝起啤酒来,既不论瓶,也不论升,更不论箱,而是“一直喝”,一直喝到客人喝不动为止。
酒量这个东西,除了天赋,后天训练也很重要。比如青岛女人,下班后回家,做晚饭、搞卫生之前,先从冰箱冷藏室拿出一袋装鲜啤解解渴,之后边干家务边喝啤酒,等做好晚饭,1到2升啤酒已经下肚。别急,这真就是解解渴,吃晚饭时接着喝。如此“勤学苦练”,酒量焉能不水涨船高?
2021年10月30日上午草于天津河东,11月2日晨修改完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