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魂炼英雄传说 第二章 兰陵郡王 (7)
阳士深见骆提婆和刘桃枝已经上马远去,便舒了口气,回到屋内。只见高长恭已经下了楼,尉氏兄弟站在高长恭两侧。阳士深向前行礼道:“将军,他们已经走远了。”高长恭默默地点了点头。此时驿馆内躲着的杂役全都出来了,大约有十几个,纷纷跪于高长恭面前。高长恭一行人楞了一下。为首的一名年长的杂役叩首道:“小人有眼无珠,不知郡王大驾光临,未招待周全,罪该万死!”高长恭心想:“没想到被他们知道了身份。”然后缓缓说道:“都免礼平身吧!”众杂役起身,为首一名说道:“请郡王尽管吩咐小的们。”
高长恭道:“我没有什么让你们为我做的。但只有一点,无论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通都不许向别人说起,包括本王的身份还有本王回兰陵郡的消息,听到了没有?”
杂役道:“是的,郡王!小的们一定照办。”
高长恭道:“不准叫我郡王!”
杂役道:“是……郡……将军!”
阳士深道:“将军吩咐你们的你们可都听清楚了,如果你们走漏了半点风声,将军可饶不了你们。”
杂役道:“是……绝不走漏。”
高长恭道:“好了!你们去忙吧,不用管我们。”于是杂役们纷纷解散。
高长恭本来只是想在这里休息片刻再离开的,可是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刘桃枝,不但为了对付他耽搁了时间,还使得三位属下受伤,于是高长恭道:“你们的伤怎么样了?”尉相愿笑道:“嗨!郡王您别费心了,大家伙都是久经沙场的,谁的身上没几道伤疤?这点小伤不碍事。”虽然高长恭听他嘴上这么说,但觉得他们毕竟是刚刚受的伤,一时半刻好不了,便说道:“跟我到楼上休养片刻再走吧!”于是上了楼,三个人也随高长恭上了楼。
高长恭等四人坐进屋内,阳士深随手把屋门关上。四人坐下,尽皆沉默不语,气氛显得有点尴尬。尉相愿首先打破了这种尴尬,第一个发言道:“王爷,这个骆提婆太嚣张了。王爷您是堂堂郡王,他不过是个御林军总领,却对您如此傲慢,还派那个叫刘桃枝……总之,他太不像话了,王爷何必跟他那么客气?凭您郡王的身份,完全可以治他以下犯上的罪。”
阳士深道:“尉将军说的不错。王爷!这个骆提婆如此无礼,您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
尉相贵道:“刘桃枝可在附近,王爷能不对他客气吗?”
尉相贵道:“刘桃枝算什么?你们还看不出来?那刘桃枝根本就不是咱们王爷的对手,王爷蒙上眼的时候,跟那刘桃枝打了个平分秋色,可王爷一摘下遮眼布,便反败为胜,还把他的剑给毁了。要不是那个骆提婆过来阻止,王爷早就把那刘桃枝给制服了。”
高长恭道:“刘桃枝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觑。我跟他比剑的时候,他曾一拐杖戳住了我胸口,倘若那不是拐杖,而是剑的话,本王一定会重伤。况且,他那带有内力的一剑凌厉无比,我也是侥幸才破了那一招。倘若他一开始每一招都用那一剑的话,本王必败无疑。”
这话出口后,又是一阵沉默。尉相愿道:“就算是那刘桃枝再多么了不起,他不过也是个身份卑贱的下人,郡王身份那么尊贵,他还敢杀郡王不成?”
高长恭冷冷地说道:“你可知道……死在刘桃枝剑下的都有谁……”
“王爷!”尉相贵打断道,“我经的事儿多,还是我来说吧!”高长恭点点头。
“这个刘桃枝,曾经杀过永安王高浚和上党王高涣,而这两位王爷……都是郡王的皇叔。”
此言一出,尉相愿和阳士深惊得叫了起来。
尉相愿道:“为……为什么?”
尉相贵看了看高长恭,高长恭默默地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尉相贵说:“当年文襄皇帝,也就是咱们郡王的父皇,被孝静帝的亲信刺杀后。大臣们纷纷推举神武皇帝次子高洋为齐王,也就是后来的文宣皇帝。齐王登位第二年便废黜了孝静帝元善见自立,这便是我大齐国的由来。神武皇帝生有十五个王子,其中喜欢的有除了有长子文襄皇帝、次子文宣皇帝外,还有三皇子永安王高涣,其中文襄皇帝、文宣皇帝都是神武皇帝的正妻娄昭君——也就是已故的皇太后所生,唯有永安王是庶出。文宣帝早年雄才大略,北伐胡人,南拓疆土,但到了后来因为酒色过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自古皇位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当时的永安王高浚春秋正盛,文治武功各方面都十分优秀,文宣帝对其也是重用有加。因此按理说,文宣帝百年之后皇位不是传给文宣帝之子,就是传给永安王高浚。而当时的神武皇帝的六皇子常山王高演……也就是先帝,早就想登上皇位,而神武皇帝的四皇子,五皇子为人宽厚,无心恋慕皇位,所以常山王眼前最大的障碍就是永安王高浚。”
“当时上党王高涣和永安王高浚十分要好,于是常山王便和长广王联手对付他们,一边在文宣皇帝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一边网罗朝中大臣罗织他们的罪状,还暗自削弱他们的兵权。终于文宣帝对上党王和永安王起了戒心。”
“文宣帝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喝酒,喝高了之后便喜欢杀人。所以在一次文宣帝喝醉的时候,长广王趁机在文宣帝面前陈述永安王和上党王的劣迹,文宣帝一怒之下便派遣刘桃枝捉拿两位王爷,永安王不会武功,很快被擒。上党王弓马娴熟,勇猛有力,也曾杀过不少敌军,但在刘桃枝手下五回合不到就被刘桃枝点中穴道,抓了过来。文宣帝把他们囚禁在笼子里,后来命令刘桃枝用剑把他们刺死。据说当时长广王也在场……”
尉相贵说到这里便不说了,高长恭此时说道:“自从文宣帝驾崩后,这个刘桃枝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这次突然出现,预示着朝中又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尉相贵道:“一直以来,刘桃枝都是我大齐的一把凶器,这把凶器上沾满了大齐敌人的鲜血,可没想到……”
高长恭接着他的话头说道:“……没想到也伤到了我们自己人。”
众人皆沉默不言,后来的事情他们几个心里都明白了。这个和先帝要好的长广王便是当今皇上高湛。高湛是高欢的九皇子,和先帝高演是一党。他们一起联手除掉永安王和上党王后便大权独揽,文宣帝高洋驾崩后,太子高殷即位,但高殷坐上皇位不满一年,高演便发动政变,废高殷为济南王,自己登位称帝。但高演在位仅仅一年,便坠马而死,皇位便传到了当今皇上高湛手中。可是,据说高演也曾经立过一个太子,后来迫于高湛权势,临终前废黜了太子,将皇位传给高湛。太子被废黜后被封为乐陵王……乐陵王高百年……
尉相愿想到这里惊得叫了起来:“啊!是乐陵王,我明白皇上为什么杀乐陵王了!”
阳士深和尉相贵都叹了口气低下头,尉相愿方知不对,忙捂住口,只见高长恭此时正在瞪着自己,尉相愿顿时觉得两脸发烫,忙低下头。
高长恭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又偷听我说话。”
尉相愿连忙说道:“不是不是!郡王,是我一个人偷听的,不关他们的事。”
高长恭道:“罢了,罢了!这些事情本来不该和你们说,但念在你们是本王多年的心腹,才跟你们说了那么多。既然你们偷听了,不妨多告诉你们一点。”
尉相贵问道:“王爷,这是怎么回事,乐陵王难道……”
高长恭道:“骆提婆刚才告诉本王,乐陵王被皇上杀了……乐陵王妃伤心欲绝,上吊自尽……”说着,拿出骆提婆给他的那块玉玦。“这件事我都不知道要如何告诉斛律将军。”
尉相贵道:“看来皇上真的动手了。”
高长恭道:“我自十六岁上战场,一直上阵杀敌,到现在足足有七年了。本王之所以没有选择待在皇宫,到战场上过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一方面是因为本王出身卑微,需要比别的皇子更努力才能在朝廷上站住脚;另一方面是因为,本王不喜欢皇宫内,朝堂上的那些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如果成天把精力浪费在提防这些事情上,还不如把精力留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来得实在。”
尉相贵道:“自古以来,党争就是残酷的,有些人为了结党营私,往往会拉拢有权势的人。王爷您如今战功赫赫,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王子,所以要想置身事外也难啊。”
“哥所言极是!”尉相愿接着说道,“那个骆提婆,真不是个东西,我一点都不喜欢他。你们知道刚才他怂恿咱们王爷干啥吗?你们猜?他居然拉拢咱们郡王和斛律将军一起谋反,说是为了除掉和士开为乐陵王夫妇报仇。要是真谋反,虽然和士开是死了,但谋反的罪名还不是咱们郡王承担,咱们郡王是多么机灵的人,难道会上他的当?”
阳士深此时不再沉默,问道:“王爷,这个骆提婆如此放肆,您大可把他抓起来治罪,为何还要对他那么客气?”
高长恭低头沉思,默默地说道:“骆提婆不过区区一御林军总将领,面对本王,确实很放肆。不过,你们可知道,他的母亲是谁?”
尉相愿此时打了一个机灵,说道:“对对对!王爷,他母亲到底是谁啊?我方才一直听他‘家母’‘家母’地叫。他都多大人了,还靠着他母亲,真不害臊!”尉相愿又转头看看兄长,问道:“哥,你知道吗?”尉相贵摇摇头说道:“这个骆提婆是何方神圣我都不清楚,他母亲我就更不知道了。不过咱们郡王堂堂大齐武将,还会怕一个女流之辈不成?”
高长恭道:“骆提婆的母亲是当朝太子的乳母——陆令萱。”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仍然很茫然,很显然没听说过。尉相贵道:“这陆令萱是何方神圣?”
高长恭道:“你可听说过骆超?”
尉相贵道:“听说过,当年北方大乱,群雄割据,这骆超也本来是群雄之一,后来投靠了神武皇帝。神武帝过世后,骆超兵权在握,心怀不轨,密谋造反,事发被诛。他的家人全部充入宫中为奴……难道说,这个陆令萱是骆超的老婆,骆提婆是骆超的儿子?”
高长恭点头道:“不错!陆令萱母子被充入宫奴后一直过着低贱的日子,陆令萱在宫中一边当奴婢,一边把骆提婆抚养长大,直到本王十五岁那年,当朝太子出生,陆令萱当上了太子乳母,从那以后,她就被当今皇上重视。三年前,皇上继位后,陆令萱被封为郡君,总管后宫礼仪。从那以后,皇宫里上到皇后嫔妃,下到皇子公主都要每日向她请安,但凡有不合礼法的,不管身份多尊贵,不管是否被皇上宠幸,都要重罚,因此宫内上下,除了皇上皇太后没有一个不怕她的。他的儿子也因为她母亲的身份被提拔为御林军总管。”
尉相愿道:“看来这个陆令萱还挺厉害。”
高长恭接着说:“三年前,本王入宫向皇太后请安,因为礼仪不周,让陆令萱看到了,陆令萱便忙命令御林军把本王抓了起来,当时多亏皇太后求情,陆令萱才从轻发落,打了本王二十军棍才把本王放了……”三人听了之后都“啊”了一声,高长恭接着说:“其实都怪本王回宫次数太少,久而久之就忘了宫里面的规矩。等以后仗打完了,回宫的时候,为了应付陆令萱,本王还得多学学。——近年来,段刺史一直给本王写信,其中有些是向本王反映朝中状况,当今朝廷上,除了和士开这个皇上身边的宠臣结党营私外,渐渐还有一批大臣因为畏惧陆令萱的太子乳母身份,纷纷投靠陆令萱,这里面就包括中书侍郎祖珽。这两批大臣常常在朝堂上因为一些小事争得不可开交,段刺史也常常出面调停。可现在段刺史不在朝中,恐怕会愈演愈烈。”
阳士深此时突然问道:“郡王,有件事末将不知道当不当问。”
高长恭道:“今天咱们都说了那么多不该说的。有什么尽管问吧。”
阳士深道:“和士开……还有胡皇后,那是真的吗?”
高长恭眉头一皱,明白了他要问什么了,他是想问和士开和胡皇后私通的传言是否为真。高长恭道:“这个本王还不确定,段刺史也没详细给本王说过。但今天骆提婆说和士开在宫中有胡皇后做内应,就算是传言是假的,和士开和胡皇后也肯定是一路。”
话说到这里,高长恭等四人都渐渐地清楚了宫廷争斗的基本形势:一派是以和士开、胡皇后为首,和士开是皇帝的宠臣,而胡皇后是太子的生母;一派是以陆令萱母子为首,陆令萱是太子的乳母,又总管后宫事务,骆提婆总管皇宫军务。但总而言之,他们的斗争焦点都在太子身上。当今太子尚且年幼,极容易被利用,一边是他的生母,一边是他的乳母,两方都利用和太子亲近的身份,妄图把持朝政。
此时高长恭看了看日头,已经到了申时。说道:“歇了这么久了,也该出发了,你们的伤好的怎么样了?现在还能不能赶路?”
三人都表示能赶路,于是高长恭说:“那就出发吧!争取到天黑前赶到王府。”于是四人走出楼牵马离去。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