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后蜀、吴与魏作战之简要对比

三国鼎立后蜀、吴与魏作战之简要对比  2009

  “拥刘派”一般喜欢把赤壁之役当做三国鼎立开始的标志,其实没有道理,刘备即使在战后仍属于流寇,若非鲁肃为了建立个缓冲区把南郡借给他,大耳恐怕只有南窜博命的份儿了。夺了益州后,曹操得陇没望蜀,蜀中“一夕数惊”,简直算是束手待毙。刘备拼出全力攻占了汉中后获得了安定,势力达到最盛时期,但是不得不让出荆南三郡以避免东线战端。荆州缩成狭长一线,陡成尴尬。处境困难的关羽唯有冒险北攻襄阳,结果输了个干净。刘备不甘心争霸战略的挫折,于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七月发兵四万余东征,意欲夺回荆州,为进窥中原争取有利态势。吴军陆逊督五万余人拒之,相持到次年六月,用火攻计大获全胜。

  我认为夷陵之战结束后,才标志着三分天下之势正式形成。所谓鼎立,就是一般情况下谁拿谁都没办法。当时曹魏占据中原,势力最强,西蜀凭借天险,自保于一隅,东吴恰是政通人和,文武济济,先后占取交趾、荆州后也算是地广民足,而且击败刘备后立即能够取得对曹魏防御战的胜利。接连打退蜀、魏两家的大规模进攻,其意义不亚于现代所说的“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曹魏的这次攻击似乎没有“火烧连营”名气大,其实曹军的进攻规模还要大于蜀军,战略形势也更好。从此以后,这三家之间基本上都是攻不足,守有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国鼎立。

  鼎立期间吴蜀联盟虽然是各怀心事,蜀国对江州方面的防范也从未松懈过,但双方表面上的合作始终很好。大家都很清楚,唯有两国合力才能维持各自的生存,否则必被曹魏吞并。吴、蜀间仅有的摩擦是诸葛亮病死,东吴增兵巴丘,观望下有没有占便宜的机会,因为蜀国并没有乱,吴方也就没有动手。再就是刘禅降后,吴方以成都新破,百城无主,遂有吞蜀之志,但被罗宪以两千兵死守永安,吴军数万不得过巴东,丧失了这个好机会。所以三国时期的战争其实就是吴、蜀分别与曹魏的战争。以前受演义的影响,认为对曹魏的战争是以蜀国为主,孙吴的基本战略就是防守。后来读史,觉得吴国的用兵更为频繁,便疑着其实是吴国起着主要的进攻作用。现将吴、蜀与曹魏的用兵情况分别辑列一下:

  吴方: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七月,曹丕亲征,为徐盛假楼疑城计退军。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八月,曹丕复至广陵观兵,水步十余万,有渡江之志。吴督孙韶遣将高寿率死士五百夜袭之,获其副车、羽盖。

  黄初七年(公元225年)八月,曹丕死,孙权自将攻江夏文聘,魏知其无能为而不救,荀禹巡边过江夏,发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遁走。诸葛瑾攻襄阳,司马懿击破之,斩其将张霸。曹真复破其别将于寻阳。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八月,扬州牧曹休为周鲂所谲,率步骑十万向皖,曹睿复使司马懿向江陵,贾逵向东关,三道俱进。孙权至皖,以陆逊、朱桓、全琮督六万兵大破曹休。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十二月,孙权扬声欲至合肥,魏集兖豫诸军,吴退还,满充表不罢兵。后十余日,吴兵复至合肥,不克而还。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十月,孙权令孙布诈降,诱扬州刺史王凌以兵迎之。满宠以为必诈,王凌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往迎之,布夜掩袭,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十二月,陆逊引兵向庐江,满宠整军趋杨宜口,吴兵夜遁。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孙权引兵欲围新城,以其远水,积二十余日未敢下船,满宠料其必上岸耀兵以示有余,潜遣步骑六千伏肥水隐处,待吴兵上岸卒起击之,斩首数百。孙权复使全琮攻六安,亦不克。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五月,孙权应蜀大举,自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余人向襄阳,孙韶、张承向广陵、淮阴。七月,曹睿御龙舟东征,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射杀孙泰。孙权闻大军至,与孙韶皆退。陆逊张拓声势,步趋诸葛瑾船,魏兵不敢逼。复潜遣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斩俘千余而还。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十月,魏庐江主簿吕习密请兵于吴,欲开门应之。吴全琮、朱桓赴至,事露,乃引军还。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四月,吴督军使者羊道击辽东守将,俘人民而去。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四月,吴兵伐魏。全琮略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城,诸葛瑾攻柤中。王凌、孙礼于芍陂击败全琮,胡质勒兵救樊。六月,司马懿督诸军救之,吴军夜遁。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正月,诸葛恪袭六安,掩其人民而去。

  正始七年(公元246年)二月,朱然寇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十二月,魏遣州泰袭巫、秭归,王基向夷陵,王昶向江陵。昶渡水击之,大破吴将施绩,斩其将钟离茂、许旻。次月,王基、州泰击吴兵,皆破之,降者数千口。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十月,诸葛恪会众于东兴作大堤,结山筑二城,使全端、留略守之。魏发三道兵击吴,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众七万攻东兴。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等击破之,

  嘉平五年(公元253年)三月,诸葛恪发二十万众入寇淮南,五月,围新城,连月不下。会大暑,士卒多死,七月引军去。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九月,孙峻使文钦与吕扰、刘纂、朱异、唐咨自江都入淮、泗,以图青、徐。峻遇暴疾卒,孙琳召吕据等还。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四月,诸葛诞据淮南叛,吴使文钦与全怿、全端、唐咨、王祚将三万众与之合,朱异率三万人进安丰为外势。州泰、石苞连败朱异,吴救终不得至寿春,诞等败亡。

  蜀方: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初,诸葛亮出祁山,三郡叛应,关中响震。张郃督步骑五万西拒之,破马谡于街亭,亮进退无据,引军还汉中。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诸葛亮以魏兵东下,乘虚出散关,围陈仓郝昭,经月不下,粮尽而引去。魏将王双战死。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拔武都、阴平二郡。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八月,曹真攻汉中,会大雨三十余日,九月乃班师。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围祁山,司马懿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拒之。三月,诸葛亮破郭淮、费曜,刈上邽麦;五月,张郃攻何平,司马懿案中道向亮,诸葛亮使魏延、吴懿、高翔大破之,获甲首三千;六月,蜀军粮尽而退,伏兵射杀张郃。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约吴同时大举,军十万出斜谷。四月屯五丈原,与司马懿、郭淮相持。八月,亮卒于军中,蜀兵退还。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曹爽、夏侯玄发兵十余万入汉中,距兴势不得进。五月,引军还,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雍、凉羌胡叛降汉,姜维兵出陇右以应之,与郭淮、夏侯霸战于洮西。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秋,姜维寇雍州,依鞠山筑二城。郭淮、陈泰拒之于牛头山,欲截其归路,姜维退走,句安、李歆开二城降。姜维、廖化复分路至,邓艾已先据洮城,蜀军不得进而还。

  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十二月,姜维寇西平,不克。

  嘉平五年(公元253年)四月,姜维将数万人出石营,围狄道,粮尽退还。

  正元元年(公元254年)六月,姜维寇陇西,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八月,姜维率夏侯霸、张翼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于洮西大败王经。陈泰急赴之,姜维惧归路被截,九月退还。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七月,姜维复出祁山,邓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姜维闻魏分关中兵赴淮南,欲乘虚向秦川,率数万人出骆谷,至沈岭。司马望、邓艾进兵拒之。维数挑战而不得,闻诸葛诞死,乃退还成都。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八月,姜维入寇洮阳,邓艾与战于侯和,破之,维退住沓中。次年即是邓艾、钟会入蜀,不再是真正意义的三国了。

  演义里说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犯中原”,其实诸葛亮的军事行动早被读史者研究熟稔,只有“四出”而已。攻占武都、阴平算是小规模的战术行动。因为强弱之势愈来愈明显,诸葛亮死后蜀汉十余年未曾大举,蒋琬提出过顺江而下取上庸的独特战略,所有人都认为必无胜理,连胆大心粗的姜维都说不可行。姜维致力进取,但一直受费祎压制,直到费祎死后才统带蜀军主力北伐,因为路程艰难,出动不易,每次出兵规模相对国力而言都算是较大的了。

  比较一下:孙吴大规模向北进攻共九次,小部兵力出击五次,曹魏大举攻吴五次;蜀汉较大规模北伐十三次,偏师作战一次,曹魏攻蜀三次,最后一次攻取了成都。吴蜀配合作战只有青龙二年那一次。

  可见吴、蜀两方的进攻态势是差不多的,蜀汉以攻代守应无疑问,孙吴绝不是单纯防守为主,在出击的强度和频率上看也是相对积极的。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54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