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4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数据科学、无障碍监管、生物材料、数字人文等专业都被列入新增专业名录,其中“数字人文”专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以传统观念理解,“数字”属于理科,“人文”则属文科,似乎不相兼容。而事实上,数字人文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有了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且广泛运用于历史、文学、档案、图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01
数字人文基本定义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学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为“信息技术与文学、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传统人文学科融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术语”。清华大学数字人文编辑部在《数字人文》创刊号中亦指出:数字人文是“借助计算机和数据科学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人文研究,究其性质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将数字技术运用于人文阐释,是由媒介变革引发的知识生产范式的一次转型。”数字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计算机、微电子,而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及文化遗产,二者看似不相通,但随着信息技术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方法来研究人文领域的问题不仅成为了可能,更成为了人文研究的活跃方向。
02
数字人文发展历程
早期数字人文被称作“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其意在于强调计算机技术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1949年,罗伯托·布萨神父与IBM公司合作,为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编制拉丁文词汇索引,自此人类开始了关于人文计算的探索。1973年,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Linguistics Computing)正式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人文计算”作为一种独立的交叉学科,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文计算”的研究也从文学、语言学领域日渐拓宽,研究对象也从单纯的文本内容走向了超文本、多媒体。同时,互联网不断普及,现代计算机的功能也早已超越“计算”范畴。2001年,随着《数字人文指南》(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的出版,新名词“数字人文”取代了“人文计算”,为研究者所普遍使用。在国际知名高校,如伦敦国王学院、麻省理工大学、马里兰大学等,数字人文的研究中心相继建立。数字人文研究也受到诸如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等组织的资助。在中国,数字人文作为一个外来概念,最早在2009年由武汉大学的王晓光教授介绍到国内。2011年,武汉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12年,台湾大学也正式成立“数位人文研究中心”,有关中文文本的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纷纷凸显出来。2023年4月6日,在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数字人文正式进入了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数字人文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研究方法持续进步,关注领域不断拓展,学科门类深度融合,学术影响日益扩大的过程。
(图片来源:http://www.allc.org/、“数字人文资讯”公众号)
03
数字人文研究对象与方法
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均不同于传统人文学科研究。一方面,数字人文的研究对象不再是传统纸质文献,而是将纸质文献进行扫描等技术处理后形成的数字化资源或衍生性数字资源以及原生性数字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另一方面,数字人文以语料库和数据库为研究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等,采用文本分析(包括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关联分析等)、内容(主题)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社会关系分析和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人文学科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相较于传统文科,数字人文更加关注信息检索与聚合能力。2023年5月,在张成智、王华树于《中国科技翻译》上发表的文章中,特别强调了“搜商”的概念,即人类通过搜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数字人文时代,减少搜索时长,降低搜索频次,提高搜索效率,意味着更强的研究能力。作为新兴文理交叉学科,数字人文在不同领域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历史学研究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地理可视化、文学研究的文本数据挖掘、语言学研究的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以及翻译学研究的语料库翻译学。
04
数字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
数字人文学科的研究内容经历了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数字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已跨越了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部分学者也对数字人文研究的宏观层面做了划分,如朱本军和聂华于2016年指出,数字人文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层次:一是人文数据库的构建,二是对数字人文工具的开发利用;三是创新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数字人文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处理技术广泛运用于人文社科的研究当中。在持续的探索中,该学科逐步建立了以数字化技术(如扫描、拍摄)、数字管理技术(如文本编码、语义搜索)、数据分析技术(如文本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如知识地图、场景模拟),以及新兴的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为主的一整套数据获取、分析、分享技术。这些技术为人文领域的研究范式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使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量化研究的手段得以推广。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百度账号)
05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内外数字人文学科已然走出了单纯的书面文献研究,不再拘泥于文字考据和理论空谈,而是积极关注社会文化议题,与各类组织机构一道服务于群体精神文明的建设。毫无疑问,今天的数字人文正如数字经济一样,具备了重大的社会价值。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促进文化资源的开放共享。随着数字媒介环境的发展,目前在网络上,已经存在许多开放的数字平台,如全球性的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World Digital Library),区域性的法国卢浮宫“全面数字化藏品”、中国数字图书馆以及虚拟工程“数字敦煌”等,这些项目有力地整合了线下图书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可以向大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教育服务,也给人文学者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过去两年间,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和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这些数字化人文平台进一步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使人们足不出户亦能享受人类的精神文明产品,也让学术界获得了更为高效、精准的信息捕捉和检索能力。
二是助力集体记忆的书写建构。历史学是数字人文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过去,通过口耳相传、勒石刻碑、笔墨书写等方式记录的历史,常常随时间推移而遗失损毁。如今,数字人文学者与企业、地方政府联手,通过数据的方式,保存了大量历史信息,使不少集体记忆免遭遗忘。马里兰人文科技学院主持的“美国黑人历史文化和数字人文项目”记录了美国多种族社会中黑人族裔的历史变迁与其文化活动,有利于非裔族群构建民族身份认同,推动社会多元文化发展。我国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于2021年运用AI技术,复原张纯如女士的形象,让参观者在虚拟人物的讲述中进一步感受其精神意志,铭记历史真相,传承复兴使命。
三是推动国家话语的塑造传播。当今世界是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员流动、经济交互带来了巨大便利,也推动了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在此背景之下,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数字人文通过新兴技术,挖掘了大量文本资源,为我们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气度注入了新的动力。王华树、刘世界在“数字人文视域下译者数字素养研究:内涵、问题与建议”文中指出:对于国家而言,译者数字素养程度影响着中国路径、中国模式、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等大局。在此方面,不少学者都已做出了贡献,如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孔蕾教授建立数据库研究中国儒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以量化方式研究名著《红楼梦》的海外译介,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利用语料库比较分析毛泽东著作译本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意义,这些典型成果也为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路径。
结语
自古至今,人文学科的发展几经演变。古时人们通过残存的竹帛石刻研读文史,文艺复兴之后,印刷术的出现让知识和文化得以迅速普及。二十世纪以来,各人文学科不断派生出新兴概念与门类,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时至今日,数字人文正引领新一轮研究范式的革新,为我们解读人文、创造精品打开了新的视角。在数字化融入生活各个方面的未来,可以相信,数字人文亦将大有可为。
本文涉及参考文献:
[1]张耀铭.数字人文的研究与评价[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5):5-7.
[2]饶俊丽.数字人文的发展演绎——从数字符号到人文向度[J].图书馆论坛,2018(05):1-5.
[3]朱本军,聂华.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会议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05):16-21.
[4]黄立波.基于语料库的毛泽东著作书面口语体特征英译考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个英译本比较[J].外语研究,2022(05):83-90.
[5]黄立波.毛泽东著作早期翻译考察(1927—1949)[J].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01):31-49.
[6]孔蕾,秦洪武.儒学海外传播话语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8(03):78-83.
[7]孔蕾,秦洪武.儒学核心概念海外传播及受纳分析:以“礼”为例[J].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1(02):167-185.
[8]刘泽权,春娥.《〈红楼梦〉多译本量化研究》[J].红楼梦学刊,2023(01):201.
[9]刘泽权,汤洁.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语节译本风格对比——基于语料库的考察[J].红楼梦学刊,2022(02):255-277.
[10]张成智,王华树.数字人文时代译员搜商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23,36(02):5-7+11.
[11]王华树,刘世界.数字人文视域下译者数字素养研究:内涵、问题与建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3(02):70-79.
特别说明:本文在撰写时有参考学界已有成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后台联系小编
- END -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数字人文专题组由两大模块组成(数字人文模块、专家访谈模块)。数字人文模块致力于通过原创和转载为广大语言类专业师生、翻译学习者提供国内外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领域前沿动态、经典文献回顾、数字人文资讯转载及学术会议追踪;专访模块旨在通过采访数字人文及翻译技术领域专家,为广大读者传递大咖的启迪之声。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为本组建言献策!
原文作者:张奕扬 符乃文
文章编辑:陈柯淼
审核:王贇 邓卓言 何帅 李筱纯
项目统筹:张奕扬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