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
看名字,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某个关于洞的故事。其实不然,羊楼洞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与明清石板街一起,成为旅游打卡的胜地。让我们一起走进羊楼洞,去了解那里的特色韵味和历史文化吧。
羊楼洞位于赤壁市,自驾不到一小时车程,先生说沿途欣赏两旁风景也不错。公路两旁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意杨,树干笔直挺拔分枝不多,枝条开展,叶大荫浓,随风摇曳,热情地列队欢迎来访的客人。阳光被挡在了树外,稀少的光线变幻着身姿透过缝隙偷溜下来,制造一种梦幻般美妙神奇的感觉,绿荫遮掩之下,甚是惬意。先生说这种杨树对生长地没有苛求,随便折一枝插上便能成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或许与这里温暖湿润而肥沃的土质有关吧。如叶般柔和,如枝干般倔强、挺立的意杨,历经风雨,仍然生机蓬勃,象征着奋斗不止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意犹未尽之际导航提示接近目的地,先生减慢车速,右拐驶入,入眼的是左右两边徵派建筑,门口有老奶奶摇着蒲扇,悠闲自在。我说我喜欢这种风格,有水墨画的宁静,先生说是,但红砖欧式建筑更具现代感。到达目的地后,先生找好停车位,停好车后和我一起走进了景区。
打卡第一站:雷家大院。未进雷家大院前远远就听见孱孱的流水声,幽静的小桥流水,瞬间让人心旷神怡。左拐经过一个“欧亚万里茶道源头”的小广场,就到了雷家大院。门口有游客须知,也算是为我们提前做了功课:雷家大院古建筑群山庄内有牌楼、古井、绣楼、书院、官厅、茶房等精美的古建筑,陈列了大量民间收藏及茶文化展品,是国内唯一一个“川”字茶文化历史馆和“川”字茶传统工艺体验馆。凡入园参观者,每位收费10元,谢谢合作!
先生很自觉去扫码,我站在门楼前拍照并欣赏对联。这是一座有讲究的二层门楼,上面左右有一个外挑的木制阳台,中间是一道拱门,两边还有石窗。门两侧的对联为:“唐宋以来羊楼三泉釅醉千年,东西口外洞庄川字飘香万里”。门楼内外路面都是用精制石板铺设,独轮车碾压出的凹槽仍清晰可见。从门楼外一眼望过去是一排单层徽派建筑,青墙黛瓦,四周都有高墙围护,仿佛走入画中。
进入院中,信步而行。一座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绣楼俊秀无比,踏入绣楼仿若一种穿越感。推窗便是满目的竹林,想来夏日里也必总是清清爽爽。
沿着曲经,穿梭在青砖黛瓦和奇石林立之间,亭台水榭不时出现在眼前。推开一处宅门,沿着三天井,穿过四重进式建筑,围墙高耸,马头翘角,雕梁画栋的瑾瑜书院,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颇有一种“座上同温名茗味,院中共赏羊楼风”的感觉。
走出书院,半亩方塘吸引了我的目光。方塘水月净心神,烟波钓徒忘世尘。曲桥橘堤通桃林,六角厅中燕侣莺。一步一景,一花一木,所有烦尘俗事,此刻都消融在这半亩方塘之中。
先生在不远处驻足观赏,我走近,“听竹”两字瞬间吸引了我。古树竹林,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地面,形成美丽的斑驳光影,小鸟的轻灵鸣唱,更衬出竹林的清幽。好一个:松涛松竹尽入羊楼,峰回路转别有洞天。
打卡第二站:羊楼洞明清石板街。羊楼洞是亚欧万里茶道的重要起点之一,明清石板街,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街道以明清建筑为主,街面铺设青石,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青石板碾出深槽。房舍街店或青砖黑瓦,或木质竹垒。有一条主要街道,多家商旅店铺。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主街长2200米左右,伴有数条丁字小巷,街道曲折逶迤、别具一格。
先生和我选择一家油纸伞店,店铺老板是一位五十出头的男人,和蔼憨厚,满脸笑容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先生携带的水喝完了,老板见状赶紧拿出自家的砖茶,泡上一壶,不一会色泽澄红清亮,尝一口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我们边品茶边听老板聊着关于羊角楼的历史。
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本地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宋代曾一度以砖茶作为通货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羊楼洞茶马古道开始于宋代,繁荣于明清两代,制茶业相当发达,集镇随之兴起,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外,被誉为“小汉口”。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万里茶道沿途的国家,把羊楼洞作为中国茶的理解,这片小小的土地上,曾经汇集过来自俄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各国的精英商贾,行成了一个大茶市。
我们问为什么叫羊楼洞这个名字?老板又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这里盖了一座竹楼,上面养羊下面塘里养鱼,院中栽的一棵梨树结了一个鲜红鲜红的梨子,但是三年不见落果。一天晚上,主人的儿子梦见一位老太婆叫他把梨子摘下,在楼后面石壁上敲三下,将可获得一笔财富。第二天他就按梦中老太婆指点摘下梨子,一试石门果然开了,进去一看,只见绿的翡翠、红的玛瑙、白的珍珠、黄的金子,光彩夺目,眼花缭乱,正打算拿点什么,忽然洞顶上一条蛟龙蜿蜒而下,吓得他抓了几把珍珠放在衣兜里就往外逃,一时慌张,忘记把梨子带出来。刚跨出洞门,石门就紧闭了。他向衣兜一看,哪里是什么珍珠,原来是一衣兜茶籽。于是他把茶籽撤在山脚下,从此那里就长出一片绿油油的茶树。人们后来就把这里称作羊楼洞。
每一个景点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或几个富有寓意的传说,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从中领悟或了解到什么。拜谢老板,我们沿着青石板上深浅不一的独轮车痕,寻找历史文化留下的痕迹。街道两旁是一幢幢两层的青砖瓦房板门屋,各类茶厂茶庄茶楼和逐渐加入的各种现代商铺林立,一户挨着一户,布局有格,行走其中,在流动的现代元素中,依稀可见昔日老街的喧闹与繁华,宛若时光倒流,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中国。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只能说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沿着历史的脉络,可以找到不少繁荣或者衰败的历史痕迹。穿过时间的迷雾,在那些纷繁复杂的因素之中,最终发现的是,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羊楼洞,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被大山拥抱着的一个小镇。如今一眼望去,远处的青山,淡烟般依稀可见。乡道、故墙、房屋已不复往日的风华。窄窄的小街上,闲坐的老人,嬉闹的孩子,涌流而出的溪水,被磨去了棱角的石板路,和石板路上被独轮车碾出的深槽,无言地诉说着它的历史,诉说着羊楼洞昔日的光荣。
时代前进了改变了,不变的羊楼角明清石板街那厚重的历史沉淀,那青砖茶纯厚的文化底蕴。观古今,品名茗,我们仍然要为羊楼洞镇的古老静谧,为山里人的淳朴好客而感慨、而难忘。
走出明清石板街,已点下午一点,夏天的阳光正盛,肚子已不由自主地在抗议。并排着有几家农家小炒,一位微胖的老板娘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说她们家有别家没有的特色菜。所谓的特色菜其实就是本地的几种小鱼,混合在一起做成的火锅,味道也就那样,先生没吃多少,我怕浪费挑出鱼完成光盘行动。
回来的路上,我还跟先生开玩笑说,来一趟羊楼洞,一个茶楼也没进去过,只顾赏风景看建筑去了。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说喝茶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了解这种文化的历史和价值,远比去茶楼买茶喝茶更有意义。这个不要门票的古镇,在身心的体验中,远离喧嚣放松了自己。
车渐行渐远,回头,羊楼洞慢慢隐入烟火小镇中。突然想起明代诗人廖道南的一首诗:“万嶂入羊楼,双溪绕凤丘。天开珠洞晓,月旁石潭秋。翠入梧桐秀,香来蕙草幽。登临一长啸,日夕紫烟浮。”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雷家大院,犹如一位历经岁月的老人,布满沧桑,在阳光洒满青苔的天井里,守护着穿越时空的痕迹,用青砖黛瓦,向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游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和骄傲。当你推开各处错落有致的宅门,古朴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都深深篆刻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愿我们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