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书在

四月里有一个读书日。故,四月天的春风是带着墨香的,徐徐而来,给春天的欣欣向荣增加了书卷气息。美,不胜收。

我们一家三口都喜欢书。几年前搬家,打包的书箱子占了货车车厢的2/3,两个搬家小哥累得汗流浃背,脸都变得皱巴巴的。当时我收拾,满心都是这本留着,那本也不能扔,一共多少个纸箱被忽略个彻底。搬迁安宅是大事,图个顺顺利利,我主动说再加一辆车吧。搬家小哥终于有了笑模样,尽心地把书箱都整齐地摆在了新家的书房里。最后结账我又多付了一百元钱。这事被亲朋好友知道,津津乐道了好久。

书房,我和徐先生默契地一人一半。共读,下棋,聊天,学习备考,每每抬头,看着书柜里一排排的书,心里格外踏实。随手拿起一本,随意朗读一段文字,让对方猜书名,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个乐趣。

我们都喜欢买书。因工作需要,徐先生的专业书籍添置的频率极高。除此之外,他会在出差途中,机场或者高铁站的小书屋购买畅销书。回家后,所有权就是我的了,他不用额外花时间买礼物,我经常说自己是最没有追求的女人,一本书就收买了。

我买书都在某当网,成为钻石会员很多年了。起初是在榜单里找合眼缘的,然后就是这个作者的大部分书,作者转介绍的书。类别五花八门,不拆塑封的情况根本没有,看不进去的也极少。去年和万老师熟悉以后,我专攻国内得过文学奖项的文学作品,如饥似渴,似乎这样,自己就能够沾点文学气息。作品多得自己看不过来,就开始给每个月定书单。

慢慢地,书柜装不下了。我们一边互相告诫少买,一边把翻阅次数少的“打入冷宫”。我和徐先生据理力争,让他把大部头的书拿到公司去,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书柜的使用权。有地方放,我就继续买。徐先生找我的书看,每次都会非常正式地喊一句我的名字,待我应到,他就指着一本本的书,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我态度诚恳地表示知道了,不买——很难做到。

周末徐先生工作的视频会议、电话联络不定时地出现,破坏了我读写需要的清静。我从书房里搬来搬去的,感觉十分不好。于是我有了打造独属于自己精神家园的想法。在餐厅的角落,我收拾出了一个长两米多,宽不到一米的地方“安营扎寨”。

三五步就进厨房,旁边就是餐桌,和我的笔墨纸砚书毫不违和,反而颇有生活情趣。为此,我着实开心了一段时间。想着曾国藩的求阙斋,丰子恺的缘缘堂,刘禹锡的陋室,寻思一定也要给自己的地盘取一个合时宜的称呼。不过,书越看越多,简易的书架已经满满的,这个地方显得逼仄。翻找花时间,我的小情绪偶尔上来,就想把某些家具扔掉,把徐先生吓得不轻。他不明白我怎么对书这么痴迷,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我享受捧着书的沉浸感。周遭的一切都消音,任由自己跟着一行行的铅字去游走。一会去乞力马扎罗,一会去泰姬陵,一会是真善美,一会变成了苦悲伤。书中的人影憧憧,像是有我,心绪百转,不知所起的激情,无法安放的愁结,我在,书在,书在,我在。

书中有美。“美”是主观的,由表及里的感觉,积淀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希望,需要用时间去仔细品味。在很多人关注西方美学的时候,我却觉得东方之美,确切地说祖国的文学发展亦很美妙,无我与有我之境令人惊奇不已。

有人说,读书多了,容颜会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转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的影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可以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或许有道理。然,我的感受是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减少了焦虑,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内在的我随时可以说“我在”,这个“在”字,是一种饱满的幸福。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春在,书在,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吗?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69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