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镇的甸尾牛灯

甸尾牛灯舞

“牛灯”是流传于广通甸尾的民间传统娱乐祭祀活动,是中原文化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最早于明代初年由南京移民带入,受当地世居彝族影响后不断演变而成,表达了禄丰当地移民后裔对牛的崇拜、丰收的渴望和故土的思恋。在广通镇的甸尾一带一直保留着举办牛灯会的习俗。关于牛灯会的由来,有两个神秘而动人的传说。

传说一  相传,牛灯是从明朝朱元璋西征时从南京带入的,它的起源于“大顺耕田”的传说。古时有一青年男子名叫大顺,大顺自小就孝顺,乐善好施。他有一对十分吝啬、刻薄的哥嫂和一个双目失明的母亲。每次吃饭时,他总是先喂饱了母亲后,自己才吃剩菜剩饭,母亲的衣被他总是洗得干干净净。邻居有什么困难,他就会伸出援手。他的孝顺和乐善好施是乡邻家喻户晓的。尽管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像牛一样的辛劳,但哥嫂对他仍十分刻薄。有一天,他哥嫂强迫他一夜间把所有田犁好,并把秧栽完。他为了照顾好双目失眠的老母亲,同时,努力完成哥嫂强加的栽种任务,他只得把老母亲用棕皮雨衣裹起来,抱到田边。他摸着黑死命地劳作,没有牛,他只得一点一点地挖,累得几乎晕倒在田里。天快要亮了,可大顺还没把田犁完,他焦急地嚎啕大哭起来。老母亲不忍,便为大顺点起了火把。这一切被七仙女看在眼里,七仙女带着神牛下凡来,她们变成了七个姑娘和一条水牛帮他耕田栽秧,栽完秧后,七个姑娘和那条水牛转瞬间便消失了,只留下一张小纸条,上书:正月初一,我等下界至邑城,查及大顺忠孝有加,感其行,助其劳,十五日返。不久,七仙女和神牛帮助大顺耕田栽秧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千古佳话。后来,人们为了颂扬大顺尊老尽孝和乐善好施的良好品德,赞美七仙女和神牛助人为乐的行为,便仿神牛耕田及仙女插秧的劳作场景,在正月间唱起了花灯。因活动以“牛耕田”为主,故称“牛灯”。活动期限为15天,从正月初一至十五。

传说二  清朝咸丰年间,广通多年干旱,风不调、雨不顺,栽种无收成。广通西北方的飞、凤土匪经常从广通北面来攻城,掠夺钱粮,百姓不得安宁,因此,官府就下令关闭北门,防止土匪进城抢劫。土匪攻城不易,就在城北四里地的甸尾一带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造成了甸尾百姓血流村头,尸横遍野,瘟疫流传。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人民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传说中的七仙女和神牛,便由户长出面请求隐居在甸尾东部雕翎山顶上的一位高僧帮助。高僧掐指一算说,要使瘟疫平息、人畜平安,必须从正月初一起扎出纸牛、诵经祈祷,家家户户都要点起灯笼,隆重举行祭祀活动,直到十五天亮把纸牛送出焚烧,才能得到神牛的帮助,消灾免难。户长回去将此事告知了乡民,乡民们照着办了。等到十五天明,忽听一声牛吼,一道白光闪过,天地为之一震,神牛在天空闪现,人间瘟疫顿消。从此,为了祭祀神牛,祈求人畜平安,每年正月一至十五,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要自发地点起灯笼,照亮田野,让“牛”找到草吃,甸尾的“牛灯”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广通文化站的牛灯展示

“牛灯”既有汉民族花灯表演的特征,又有彝族等少数民族对歌、跳脚、祭祀等特征,融合了汉、彝文化,象征着民族融合和团结。其表演主要有关公舞刀、十六盏灯(狮子灯、公鸡灯、龙灯、跑马灯、青蛙灯、鲤鱼灯、八角灯、虾灯等)左右配合表演,随后老汉耕田、12~18妇女跟随插秧,边插边舞,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说唱与舞蹈融为一体,是质朴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形式。“牛灯”的唱词灵活多变,主要调门“属古人”“绣香带”“凤阳花鼓”等具有独特的地方艺术特点,曾被省、州相关部门整理后编入花灯唱法108调中。

“牛灯”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民间传统娱乐祭祀活动,在最初时的表演形式是以祈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牛灯”以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出现在舞台上,通常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到十五以及一些民族传统节日、重要政事活动、婚礼、乔迁时进行,在广通镇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由于“牛灯”是以牛为图腾的娱乐祭祀活动,曾在省、州、县演出,因其表现手法新颖独特,得到群众广泛好评,以前没有规范的文字和记录,现传承主要靠口传。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牛灯”融入了一些新内容。唱词主要是歌颂党的政策,反映新时期广通的新风貌,其调门音律自然流畅,内容丰富,表演形式灵活多样。2005年,甸尾“牛灯”被列入禄丰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2017年1月22日,甸尾传统舞蹈“牛灯舞”被列入云南省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748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