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东坡》纪录片有感

关于苏东坡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共有6集。

第1集《雪泥鸿爪》讲了苏东坡的顺境、才情,经历王安石变法以及被诬陷的“乌台诗案”并锒铛入狱半年之久;

第2集《一蓑烟雨》讲了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为了生计成为一名农民,在遭遇亲友的冷遇后他慢慢接受新的生活,自我超越,还无意间创造了“东坡饼”;

第3集《大江东去》讲了苏东坡将“词”发扬光大,比当时流行的柳永词更进一步,也让更重视“诗”的文人被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前后《赤壁赋》,美国博物馆中镇馆之宝《赤壁图》的来历,东坡先生还怡然自得独创了便宜好吃的“东坡肉”;

第4集《成竹在胸》将了东坡先生在黄州四年的书法《寒食帖》和国画《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他钟爱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后偶遇王定国的妾柔奴,她的一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触动了苏东坡,并作词《定风波》。但他的命运再次转折并调离黄州(一个痛并快乐的精神故乡),他回汴京途中去见了归隐的王安石。

第5集《千古遗爱》讲了东坡先生被朝廷重用,但他随心随性会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招惹到政敌,他就申请去地方,他到了杭州任太守游西湖时,做了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讲了“遗爱亭”的由来,苏轼“润物细无声”对国家对百姓的爱,他灭蝗抗洪救孤儿,他“背叛”好友巢谷献出瘟疫秘方救治成千上万的百姓。甚至还把西湖淤泥废物利用铸成堤“苏堤春晓”,真是一个聪明的一心为民的好官!

第6集《南渡北归》讲了东坡先生被重用为礼部尚书,但随着太皇太后去世,他被贬岭南,在那里发明了“火烤羊脊骨”,创作了《蝶恋花》,但一直陪伴他的红颜知己朝云病逝;后他又被贬远在海南岛的儋州,路上遇到了至亲弟弟苏辙,创作了《水调歌头》,在儋州渔民戴的竹笠被称为“东坡笠”;因为无书可看,他就带小儿子苏过抄书,写了上千封书信,都带一个“呵呵”,网络用语的鼻祖。在宋徽宗时苏轼再次被召回京,但途中不幸病逝。

在背景音解说中,在各国喜爱东坡先生的文学家的研究中,我数度哽咽,唏嘘大才子云泥差别的人生,更佩服他享受当下的豁达,我想苦难环境造就了他作为大诗人、哲学家,也成就了他的诗意才情,这对大部分来说都是奇迹。记得苏东坡在黄州开荒的田地是官地,很有可能随时被收回,因此他打算去沙湖买一块地,但路途中遭遇大雨,别人都在躲雨,而东坡先生走在大雨中,作词《定风波》。

公旧序云:“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萧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心如死水,不是辞官归隐从此不问世事,而是学会用平静超然的心境,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坎坷,就如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首词充满了人生哲理,苏东坡先生建议我们应以超脱的心态,无视风雨,不执着烦恼挫折,回归初心,豁达对待人生。

苏轼从黄州调离,路上去金陵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早早等候在江边,两人多年不见,一笑泯恩仇,两位顶级的才子是君子之争,除却对变法的不同政见,两个人有更高层次的交流。他们可以算是忘年交,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千古不遇的会面,让王安石感慨“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我们一生也有因三观不同而厌恶的人,但每个人都是有优缺点的,我们能不能放下偏见,看到对方的闪光点呢?

在纪录片中,有一些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东坡迷,他们将东坡先生的书法、国画奉为无价之宝,甚至有专门的书法课就是临摹苏东坡的遗迹,旧金山合唱团用中文唱《水调歌头》…..令人感慨。

我还很喜欢东坡先生和佛印大师的故事,非常幽默!比如东坡先生炫耀自己修禅有所觉悟、升华,就写小诗跟佛印炫耀“八风吹不动”,佛印看完摇头连说“放屁”,东坡先生听后很生气,坐船渡江找佛印理论,佛印早早等着他,看到他哈哈大笑“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今后我要多看纪录片,比看电影追剧有营养,呵呵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751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