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新传》|作者笔下文人气质东坡

前面有发过,作者本人很喜欢东坡,作者的儿子根据作者本人看过林版东坡传记以后,不认同林版本下的东坡,

他仔细读完此书,觉得林著不够严谨,不符史实的地方颇多。这本书没有触及苏轼内心深处,并说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看的。这个观点和后来张之淦教授的“质正”不谋而合。因为他读东坡的入手处不与人同,父亲有他自己心中的东坡。他的东坡要比这个大得多,是“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东坡,是“瘴海炎陬,去若清凉之地”的东坡,是“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的东坡。

所以后来自己在狱中读了很多资料,然后整理的这本书《苏东坡新传》, 我看时候觉得作者写得很符合东坡的文人气质,加上我本人也喜欢东坡,也曾有过一点点机缘吧,所以也简单梳理一二。

大概去年吧,读书小群当时有人就在看这本书了,反正她看了蛮久,我这次读也是看了蛮久时长的,当然你问我阅读的接受度,我觉得五五开吧。因为我用的微信读书,尽管里面很多引用的诗句或者书信,也有不少读者会在评论白话文翻译,我觉得是省下了不少麻烦,而且我本来就是粗略地读,不要求自己一字一句都能翻译一样读,毕竟我读这本书不是作品赏析,所以遇到有的什么当时朝廷的公文之类的,我是会选择一目十行或者直接跳过不看的,所以就我个人认为难度并不大,如果是觉得作者文笔比较具有文人气质,不是很好读的话,我觉得可能是作者本身含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文字典雅,而且成书于70年代末,确实有年代和背景的隔阂,算不上网文类作品那么通俗,可以2倍速阅读的程度。

读完了我个人觉得苏轼千年来还被万人铭记敬仰,除了我们教育阶段会学到的诗词,留下的作品繁多,还有个人的人格魅力,千年难遇。

因为在我在文学史里面学习的东坡,其实是我比较早认识的东坡,后来看过的都是搞笑的东坡,吃货的东坡,其实看过这本以后,觉得都是比较浅显的东坡。

这本书其实它的脉络是脱离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几乎每一章另起一个阶段的时候,作者都会花大段篇幅讲当时的背景,这也符合从背景下去进入东坡的处境,理解人物。

就是一个人天赋型选手,天真乐天派,一种为民,但是多次在政治上遭到恶意攻击受到贬谪,但是不改初心,一辈子就是坚持自己,我觉得是挺难的。

当然有的品质是只能敬佩,其实我自己做不到也不认同。比如对待陷害自己于死地的章,他都能一如既往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

而且我对于苏轼的幽默,其实我也有点持怀疑,就是拿现在的人说的开玩笑,苏轼尤其喜欢开玩笑,但是似乎尺度这一点做得不好,所以有遭到了记恨和报复,当然更加根本的原因还是政治上苏轼被青睐,所以有人担心自己的前途,所以被下了手,我也有点不胜唏嘘了。

借用文中句子我结尾:

苏轼一生与谤毁、诬陷和迫害相纠结,在被侮辱与被压迫的苦难中,自寻种种纾解的方法,像搜寻治病的药方一样勤勉。庄子的齐物哲学给他的影响很大;佛学,特别是禅门的了悟,自喻为得常啖食的猪肉,对他也很受用;不论如何困苦,他都热爱生命,所以对于服食求神仙的玄说,也常寄以幻想;最后发现自己总是一个生于大地上的凡人,所以于歌咏爱情、友谊、佳肴、美酒,欣赏书画艺术之余,更以最大的热忱,尚友陶潜,要以回归自然,做他最后的归宿。

“人间何处不巉岩”,人生本就充满痛苦。苏轼文字中,充满种种超脱的譬喻,都是他纾解心理压迫的良药,因此使他成为烦恼时代里勇气和乐观的代表,使不幸的人学习他的豁达,度过心灵的黑暗时期;使幸福的人,对在苦难中奋斗的人,生出同情与敬佩。

看泪目了,也就是作者之前自己写下的感受。“每个时代,每一个人,都能从他这面大镜子里,发现自己怀有与他同样的感情,同样的理解,同样的诗情画意”


1.以前去过海口的东坡祠参观,也看过桄榔树,东坡曾经连夜漏雨住树下,当地至今算不上很现代化的城市,试想千年以前条件艰苦,东坡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啊。

2.今年1月和好友去过博物馆参观东坡纪念展,东坡居士的三大真迹之一《潇湘竹石图》。

3.看了韩国拍的《兹山鱼谱》,我觉得明明那个画质那个故事,咱们拍个东坡,肯定能行,至今没听说有人拍。还有今年的《长安三万里》,觉得可以朝这个方向也拍个东坡的。

话太多了,就此结束了吧。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320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