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心法
爱,是没有分别心。
真的爱一个人,不会因为他的行为好或者坏而改变。因为是你,所以不会改变。
做父母,也不能有分别心。爱孩子,不分高低和好坏,无条件,不为外物所动,即使他失败或者受挫,做错事,也要陪伴在他身边,少一些对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的关注,而是积极鼓励和认可他积极的付出和态度。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推动孩子成长和成才常常有2种模式:一种是外部动力,另一种是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常常是家长的鼓励、表扬、交换和激励;内部动力常常是自动自发自愿的积极主动和自我约束。
外部动力型的教育,在外在要求消失时,孩子的自我要求也会降低。而内在动力型的孩子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而放弃自我要求,依然会保质保量按时按质的完成自我改造。
因此,要减少外力对孩子的影响,同时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这样的内在动力会生发出主动的人格模式,而不是被动型的人格模式,能做到先干自己该干的,再干自己想干的,自强不息,主动成长。
这就需要家长做到3个步骤:
一、先培养孩子的价值感。
价值感是所有人格的基础,培养孩子价值感的三种方法:初级水平叫表扬。中级水平叫接纳。高级水平叫影响。
1.为什么表扬是初级阶段?因为夸奖是要有方法的,要正确的表扬。
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一直活在夸奖、赞美、鲜花、掌声中的孩子只是表扬和鲜花的奴隶,他只能接受认同和表扬,不能接受否定和指责,外在的力量支撑他成为“人中龙凤”,可是这样的孩子内在支撑力是很差的,他的内心是脆弱无力的,极容易在批评、挫折和逆境中得抑郁症,想不开,甚至自杀。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人生面对挫折和逆境才是常态,荣誉和掌声才是少数。只有拥有正确看待和面对挫折与失败的能力才能好好度过此生。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还有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刻意表扬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比如“孩子你越来越坚强了”,潜台词是你以前不坚强。家长骨子里是对孩子否定的,想通过表扬来“改变”孩子,这样的心理投射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所以,价值感塑造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把表扬和赞扬变成“你就是”。比如说,你就是很坚强,你就是很自律,你就是很孝顺、细致、干净…
2.怎样接纳孩子?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家长在孩子取得好的成绩时欢呼雀跃、奖励炫耀,孩子失败的时候就恼羞成怒,批评指责,甚至辱骂责罚。于是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恐惧,父母这种有条件的认同,让孩子潜意识里没有安全感,认为自己只是父母获得某种目标的工具,自己必须创造某种结果才能得到父母的爱,他害怕挫折,无法面对失败,因为父母对孩子期望太大,他的内心不堪重负,害怕失败的恐惧深深地折磨着他,他更不知道怎么为自己生活,也不敢快乐。
因为他感受不到父母无私的爱,单纯的爱和无条件的爱。一个孩子,即使他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我们也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因为他的努力、付出、坚持和不放弃这些品质才更可贵。
爱是心法,爱不应有分别心,即使没有好的结果,我们也要发自内心的认同他,同时还要给孩子消除恐惧,给他安慰、理解和拥抱,克服他的自卑心。
父母的角色,是陪伴者,爱孩子,就要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不会因为你一次两次的结果而有变化,你一直很努力去付出,始终坚持不放弃,我相信你就是最好的孩子。
不要做挑剔的家长、否定型的家长,要做常态化赞美和欣赏孩子的家长。
所以,这里塑造价值感的第二个方法就是随时随地的认同这个“人”,就是孩子这个人。
3.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句话也可以毁了一个人。
我们要牢记沟通是为了呈现对方的价值,对孩子尤其如此。
口吐芬芳,收获的是甜美。
孩子的存在点缀了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他的价值。
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孩子的每一个行为,他教会了我们怎么处理问题和关系,怎么提升自己的格局。
比如他今天收拾了玩具,我们可以对他说:感谢你对家庭环境的维护,也感谢你对妈妈的照顾,你这么小就细心周到,懂得照顾家人,以后一定会变成像爸爸一样会照顾别人和有担当的人。这样,让他明白,做好自己的事情是一种责任,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我常常告诉儿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把“谢谢”变成一句口头禅,在他洗手的时候,告诉他,谢谢你让我看见一双干净整洁的手,妈妈的心情太好了。这样的氛围多么温馨,孩子自然拥有了被欣赏被认同的高价值感。
而这样的表扬不仅是为了建立他的高自我价值感,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不依赖别人的表扬。
因为对自我有高认知的孩子即使没有人认同,也能自动自发的做好自己。
在他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说:恭喜你考了100分,但是妈妈还想要表扬你对立自主积极向上的品质,每天没有爸爸妈妈的督促,你都会认认真真的学习,努努力力的付出。这些是你身上拥有的比好成绩更重要更值得表扬的东西。
所有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心里的问题,准确的说,都是父母陪伴过少、父母忽略导致的。比如,有些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根本上就是因为他的价值感太低。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说他没有被“看到”。
有的孩子,青春期很叛逆,会顶嘴会逃课等等,是因为他用行为表达内心没有被看到的关注和需求。一个人内心越在乎一个人,就容易期待一个人的关注,当需求没被看到,就会产生对抗。就像一个怨妇,关注点总在老公身上,得不到关爱就要抱怨,争吵甚至做出许多极端的举动。一样的道理,孩子也是这样。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在折射一种需求。
而家长要做的是看到这种需求,并满足它。
特别是八岁以前的孩子,无条件的认同他,给予他陪伴、看到、肯定和满足,很重要。
因为,懂比爱重要。
这里,我们满足孩子精神和心理需求有3方面:1.满足孩子共性的需求。被认同、被爱、被接纳、被尊重。2.满足孩子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3岁以前是依恋期,需要无条件的陪伴。 3-6岁是半依恋期或控制器,给予足够的陪伴。 6-8岁是过渡期,三岁分床,六岁分房,七岁过渡,八岁开始人格独立。所以八岁以前就是无条件的认同他,满足他的所有需求,物质的精神的,给他足够的体验,让他足够的得到满足,那么八岁以后他就不需要再通过其他方式去弥补他缺失的“体验”和没有得到的“缺憾”。八岁以前不要让他自卑。 8-12岁独立期,开始培养各种独立自主的好习惯。12-18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是伪命题,其实是家长出了问题,不敢给予孩子自由,其实是提醒家长不能再控制而是要放手了。 每个阶段的孩子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一种标准一成不变的对待他,教育他,所以家长学习是一生的课题。
还因为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只有爱他,给他足够的心灵满足和支撑,他才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
二、放手。
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力。管孩子、控制孩子行为本质上是否定孩子,认为孩子“不行”,这样的孩子会更自卑。一个孩子只有自由才会自主,只有自主才会自律,只有自律才会自发,只有自发才会自强。首先他要有自由。
请问情绪焦虑和控制管理的家长,是孩子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还是他没有管理自己的权利?
控制欲强的家长,本身实质上就是自我力量感不足的。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价值感。
所以对孩子放手,只有2个步骤:1.放手又放心。孩子生活在新时代,我们的标准不一定是对的,只有孩子有创新的自由,下一代才能突破我们的水平。2.分清责任,果断放手。这里孩子的责任范围包括:家务、自己房间、学习、洗澡、内衣内裤、朋友以及其他属于孩子的事情。
从多管到少管,再到不管,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是要循序渐进和根据实际情况调试的。
另外,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家长不焦虑不担心不反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同时给予肯定,在他付出劳动和努力的时候,要积极的肯定他是男子汉,并且给予他关系,帮助和爱。
因为爱是要流动的,这是爱的内在逻辑。我们得到爱就要付出爱,得到关心就要付出关心,得到陪伴就要付出陪伴…这也是家长应该言传身教给孩子的,也是在教会他爱的能力。
三、引导。
行为引导,放而不乱。
对孩子的行为,要引导而不是强制。
影响孩子行为的六大因素有:身份、关系、利益、环境、思想、情绪。
其中特别要强调身份的引导。价值感培养最根本是先来自“身份”的确定,因为身份决定价值感,价值感决定行为。
一个孩子,给他一个伟大的身份定义,那么他就一定会有伟大的行为。
因为身份决定价值感,价值感决定了行为。比如岳飞,精忠报国,栋梁之材是他母亲赋予他的身份,那么我们给孩子可以赋予的有“家庭的支柱,国家的栋梁,天之骄子,班级的骄傲”等等。
也要记得永远不要负面定义自己的孩子,什么笨,蠢,坏,懒,傻,不懂事…等等,高价值感培养优秀的孩子,低价值感塑造无能的孩子。
另外就是情绪的引导。我们要注意,不要负面定义孩子的性格,而是要正面定义孩子的性格。
积极的情绪主要来自于2个方面:1.孩子需求被满足,这是内在的快乐。 2.家长情绪平和,这是外在的快乐。
父母真正影响一个孩子的不是他们是否离婚,而是他们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自力更生,认知健康,情绪稳定,积极生活,没有恐惧等等特质。也包括快乐,喜悦,美好,自由等等正面的情绪。以及家长是否活出自己,不失去自我,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保持自我独立和永远利他,敬天爱人?
这些才是影响一个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的根本。
所以我们能做的是:1.正确对待孩子当下的情绪(看到孩子的情绪,马上处理他情绪的问题,安抚他的心灵)。2.引导孩子从过去的情绪中走出来。有一些孩子情绪积压了很久,比如父母离婚,父母吵架等等,需要父母正确引导,帮他打开心结。
爱他,就要和他一起成长,做一个内心有正能量的人,时刻散发积极乐观的信号给孩子,也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能量不被外界环境所以影响。
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改变,都如如不动,这才是一颗强大的内心。
当我们真的把“人”看的最重要了,教会他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和看透事物本质的思维,才算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孩子,你很美好,世界很美好,生活很美好,未来很美好,你周围的一切都很美好。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36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