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偏向主动打招呼
我今天阅读的是魏智渊老师的文章,“说说孩子跟人打招呼这件事”。 先从个人角度感知,喜欢打招呼的人,给人的感觉是热情友好;不喜欢打招呼的人,要么是冷酷、高傲型,要么是文静、内向型。如果是文静、内向型的人,可以理解。但如果是高傲型的,尤其是认识的人,这时候给人的感觉肯定不好。总之,我还是喜欢热情友好型的人。
读过这篇文章,这个话题好像可以开辩论赛。细细想想,不能只拿“打招呼”说事,我们为了话题不扩展,最好是找好限定词。比如,场合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熟悉的程度不同,打招呼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就这篇文章,“打招呼”的主语是孩子,场合是校园,对象是参观校园的陌生人。魏老师谈论的是,他参观某所学校,孩子们见到陌生的客人都会认真地鞠躬问好。与他同行的老师盛赞孩子有礼貌,而他的感觉却恰恰相反,反而对这些孩子油然而生同情之心。魏老师生同情之心,应该是觉得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反对学校僵硬的做法。对此,我有三点不同的看法:
第一、来校参加学习的人,对孩子来说是陌生人。但对学校来说,这群人是有组织的,组织者所在的单位与学校之间绝不会陌生。因此,对孩子来说的陌生人,对学校来说就是客人。
第二、学校要来客人,作为学校肯定要给孩子讲讲,今天家里要来客人,大家见了客人要问好!如同自己家来了客人一样,总不能让客人感觉主人家不高兴。
第三、学校讲归讲,但并不是强硬要求每个孩子都要打招呼,而且也不会追究不打招呼孩子的责任。性格外向的孩子就打招呼,性格内向的不打就不打呗。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其他礼节,至少不围观、尾随等。
当然,我赞同日常场景中的礼仪教育,不能沦为形式。“外礼“必须以“内仁”为前提。还有句话,值得成人注意:假设在校园里,孩子遵从老师的教导热情地打招呼,我们一定要给予孩子回应,千万不能不理睬孩子。即使在自己的校园,遇到的是其他班的孩子,也不要让孩子心灵受伤害。有一次,我讲到打招呼的事,有孩子就直接说,“我给某某老师打招呼,他不理我。”于是,我给全班讲了一个故事:
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小乡村里,住着一个犹太传教士,他每天早晨时按时到一条乡间小路上去散步。无论在路上见到任何人,他都会面带微笑并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有一个叫阿米勒的年轻农民,起初对犹太传教士这声问候的反映特别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犹太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都是不有好的。
然而,年轻人的冷漠并未改变犹太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农民道一声:“早安。”
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纳粹党开始上台执政。
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犹太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们都被纳粹党集中关起来,送往集中营。当走下火车,众人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着:“左,右。”此时,左右的含义不同。如果是向左,则是死路一条,如果是向右,则还有生存的机会。
终于,轮到这位犹太传教士。他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传教士浑身颤抖地走上前去。当他无助地抬起头时,不知是不是上帝的有意安排,犹太传教士的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
犹太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指挥官先生。”
指挥官先生的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变化,但仍然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到。出人意料的是,犹太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意思是有活着的希望。
人,本来就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或者是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都足以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灿烂的阳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