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狼牙山五壮士》之“异”

语言涵泳中铭记英雄——虞大明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要点:

首先,紧扣壮士言行,树立英雄形象。圈一圈表动作的词语,想一想最解恨痛快的句子。用影视资料让学生揣摩壮士言行,再现英雄内心世界。

其次,读悟思相结合,丰富英雄形象。教师以自身独具魅力的朗读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以适时精到的点评指导学生朗读。如:“‘同志们!用石头砸!”通过读感受壮士的英勇。照应单元要素“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资料整理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的学习任务。三个资料很好地架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通道,引导学生深深地思索,使英雄形象在学生的思维涤荡中逐渐树立。

语文就是语文——张祖庆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要点:

1.先“实”夺人,引“思”入胜

让两位学生听写八个词语,一人写一组,一人写“描写五壮士的”。写完之后让学生朗读词语、订正;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的词语是描写五壮士的,右边的词语是描写敌人的”;之后让学生朗读两组词语,要求读出不一样的“感觉”;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感情色彩对比如此强烈?这样就把学生的阅读视角引向了语言表达(怎么写),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

2.以读为主,对比悟“法”

“一组对比”“一处细节”“多次联想”,把阅读教学得意、得言、得“法”完美地统一起来。

一组对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对比,更读出情感。

一处细节:英勇跳崖

方法:读、画、议、品

多次联想:“眺望”“望望”

3.读写相益,意言兼得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读”,也是“写”——隐性的写。练一练、仿一仿、用一用——显性的写。学生观摩课文插图——五壮士屹立顶峰的“浮雕”,想象壮士当时的内心情感,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写一写。

4.画龙点睛,旨意“独立”

展示两份课外资料:一是五壮士中的两位幸存者的信息,一是日军向五壮士“致敬”,并抛出一个问题:假如将来重新编写教材,该不该把这些内容写入教材?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反思:我也和其他老师上过同课异构课,也听过别人的同课异构课,但是总感觉“语文课不是语文课”。比如,有的老师讲文言文侧重讲结构而不讲“文”,更不讲“言”。还有的老师讲诗歌不让学生沉潜涵泳,而直接让学生做题,甚至做高考题,以做题代赏析。还有的老师讲散文只讲“形散而神不散”,而根本不讲语言,好像散文只有那一个特点。这样,朱自清和老舍的散文还有什么区别?即使同一位作家的散文,不同篇目语言风格也不相同。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擅长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容易接受。然而,同是散文《荷塘月色》也用比喻,但要有难度,比喻已经升级为博喻、通感,学习难度明显加大。所以,从语言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应该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正如张祖庆老师的课——语文就是语文。2016年暑假听过一次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讲座:语文课要重视语言的学习。最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的回归,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说说唱唱跳跳,或者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分组讨论”。这是我的思考,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让语文课在朴素中散发出淡雅的芬芳吧!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471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