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怪圈”里寻找通道
当《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热播的时候,辛民生在博文中指出:“教育与科技这两个行业最对不起邓小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后在惭愧之余,也进行了反思:我从教近30年,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担任学校中层到校长,直到生病之后退居下来的今天,也未曾忘怀我的教育理想。联系当今教育的现实,再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理想的教育改革,需要把师资队伍配备好,顺应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体成长。但是具体到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又会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怪圈里,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努力地从中走出一条通道来,去寻找教育的理想。
第一,师资配备:均衡化与最优化 在师资配备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社会公平的均衡化与学校为了提升品位的最优化,形成一个怪圈。常听到一些名校在大力宣传自己有多少多少的名师,那么名师哪里来呢?其实,名校就是为了寻求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想方设法从其他学校中挖取,于是那么多有水平的教师汇聚一所学校了,这类似于凿井取水,自己学校这口井的水满了,但周遭的水源却消失了,甚至枯竭了。当然采取的方法都是主管部门许可的:调动或者公开招聘。我们口口声声在说:“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其实,我们早习惯于锦上添花,还美其名曰做得好该奖励;而不愿意去雪中送炭,认为这会导致靠等靠要惰性偷懒的恶果。
而其实,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破坏了社会公平,而目前各地在逐步实施的岗位轮换制会带来什么的期待呢?我认为岗位轮换制期待着有一支健康、稳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首先,健康的师资队伍
实施岗位轮换制最担心的是愿望美好,现实残酷,导致问题百出。最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情形:一是学校层面上,师资在为谁培养?校长们将精力和财力投入进去,没等到效果出来,结果倒是自己却被轮换了,于是就干脆在坐等能从其他学校轮换来优秀教师,而把自己学校水平一般的教师轮换出去。二是教师层面上,谁去轮岗?到什么学校去轮岗?届时偏远学校的教师巴不得轮换,城镇学校的教师不愿去轮换。于是,个人申请(或要求)、学校审批、组织决定最终形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还助长一些不正之风。
其次,稳定的师资队伍
旅游途中,过了一站又一站,我们心中有底,于是自然可以欣赏一路的风景。但是实施岗位轮换制的职业生涯,走在这样的人生路上,六年轮换一次,我的下一站在哪里?只有到了规定的年限后,我们才知道自己的人生归宿原来在这里!这种到这一站还要担心下一站的岗位轮换制,教师没有了归宿感,还谈何师资队伍的稳定?更遑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再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当下教育,一边强调均衡配置,一边则是优化组合。本人以为,何时能在均衡配置与优化组合的矛盾中获得了统一,何时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会形成。而要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统筹兼顾是最重要的。就学校领导层面而言,校级领导是上级组织任命的,既要兼顾学科特点,也要考虑年龄性别的搭配。就学校中层领导而言,中层领导不管是学校领导推荐还是民主产生,都既要看重人缘关系,更要顾及科室的工作特点。就教师的工作安排而言,主管部门既要根据学校的学科需求合理分配新教师到岗,学校还要讲究一点孙膑教田忌赛马的统筹学。只有这样的均衡配置,才能在一时一地获得相对地优化组合。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种“劣化”了的优化,它其实就是一种宗派。比如,校长的赴任,带着或以后调来自己的亲信,然后慢慢滑向了打击民主的边缘,最后造成了一种“敢怒不敢言”的氛围,这样的情形不得换岗;再比如,在农村学校里当地的教师居多,尤其是“祖师爷”级的很有市场,因而更具号召力,容易成为校长的“刺头”, 这样的情形就必须换岗。
教育系统实行岗位轮换制,我们可以期待,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兑现“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承诺。否则,岗位轮换制恐怕也不能取信于民了。
所以,岗位轮换制,我们在这里期待着这样的改革。因为它可以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通道。
第二,教育策略:规矩中的人与成长中的人教育策略在于如何培养人,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怪圈。当今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读小学的孩童正是口无遮掩的时候,却遇上了我们老师要求他们做一个“听话”的人,结果泯灭了想象力;到了初中少不更事又最容易惹是生非的时候,则遇上了我们的老师要求他们做一个“懂事”的人,结果丧失了创造力。我们的基础教育正是以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师心目中的所谓“听话”和“懂事”的人,但无情的现实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首先,听话的孩子会吃亏
听话的孩子会吃亏,最大的亏莫过于发生在韩国的沉船事件,因为事件中听从指挥的孩子则多被遇难,当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大多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而当时“岁月”号沉船旁边50米就有船等救,却没人跳海!
可以肯定,听话的孩子依赖性强,优柔寡断,这些性格弱点,往往使孩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求孩子听话,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鼓励孩子敢于怀疑,善于表达,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其次,懂事的孩子会出事
这是不得不让人接受的残酷现实:马加爵连杀四人,药家鑫将人撞倒并连刺数刀致人死亡,林森浩投毒致使舍友身亡。案发后,据媒体追踪报道,他们当初无不都是懂事的孩子:马加爵体恤父母,学习勤奋,是名三好学生;药家鑫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优秀的学生,一念之差犯下杀人罪,他父亲在微博中就这样自责地谈及;林森浩的懂事乖巧,这么一个“为了照顾我们他毕业后要回到我们身边工作”,难怪连父亲也想不通。
我不知道,人的生理与心理会不会相通?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会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却要了命。据说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人一直不得病,体内就不会产生抗菌的元素。而不时生些小毛病,体内就具有了抗体,随着不同病菌的袭击,抗体也会相应的提高!那么,我想,懂事的孩子会出事,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对于这一部分懂事的孩子,我们在放心之余,还得有让他们有“防心”, 所谓“群居守口,独坐防心”,“防心”说的正是这个理。这就是当今教育需要我们反思的。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教育,既要循规蹈矩,但也要顺其自然。如果无视个人的成长,那是教育的最大伤害。小学和初中的基础教育,是人生成长中的有机整体,互有牵涉,互有关联。目前各地的小学初中多有各自的法定代表,可以各自为政,这就尤其要做好衔接教育。所以,我觉得一些正在尝试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好好实施,力争成功,把经验推广出去。
所以,我认为,不论是听话懂事还是调皮叛逆,我们都必须顺应教育规律,这应该是如何培养人一条通道吧。
第三,木桶原理:短板与长板
为了学科平衡,教学中借用了管理学中风靡一时的木桶原理,但在实施中则形成了一个短板与长板的怪圈。木桶原理提出,决定木桶盛水的多少,关键不在其长板,而在于那块短板。理由是,当下升学考试,尤其是中考,其实就是无差错的考试,它打倒了一大批偏科生。要使郭沫若和钱钟书这样的大师,如果成长在今天恐怕也就没戏了。但反对者认为,全能就是等于无能,人无完人。同样,郭沫若和钱钟书这些大师们正是发挥了自己的长板作用。在这个怪圈里,大家转来转去,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认为,木桶原理是有其适用范围的。教育教学更多的时候应该考虑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能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首先,取长,为了发挥特长,立足社会
学校实施特色教育,面对的必然是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还要因材施教,必要时要为学生量身定做,不要为了特色而特色,要因人而异,各取所长。其实,人的本色才是最好的特色。当今社会分类齐全,只要获得一技之长,就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为学生专业成长的发展考虑,也只有发挥专业特长,并在专业领域里扬长避短,才能立足社会,安身立命。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特色教育,就是为今后学生专业成长打基础的。
其次,补短,为了独立生活,适应社会
天才就是有缺陷 的人。如果把他的生存比喻是只木桶,则其短板是显而易见的。钱钟书有一个“借钱经典理论”:凡有人开口向钱老借钱,他先问借多少?然后在借的数目上打个对折。例如你借一千,他只给你五百。给钱之后说,这钱你就不要还了。上海滩7岁就开始写小说的著名才女张爱玲,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异数”,据说,让她置身上海滩,结果回家路上就会被迷失。这在她的散文《天才梦》里也承认自己: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看来,天才必有缺陷,生存能力可能比一般人还不如。但我们常人为了生存,需要独立,还要合群,以适应社会。天才者不合时宜,也能为社会认可;常人如果没有天才的才情,却有天才的毛病,就会遭人嘲讽。那就赶紧把自己的“短板”补好,老老实实当个普通人。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有些必备的素质还是重要的,这就是木桶原理适用的范围。“取长”的特色教育和“补短”的素质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取长”,即使天才也会被夭折;不去“补短”,万丈高楼难以平地起。取长补短,把特色和素质结合起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如果认为天才与全才难以同时造就的话,那么还是尊重学生个体成长。人,不一定都追求成功,但需要成长,这也应该是教育的一条通道。
啰嗦了这么一通后,我发现,现实的教育尽管可能遭遇了许多的怪圈,让自己身陷其中,甚至无所适从。其实只要去厘清了,就有可能在怪圈里寻找到一条通道来。否则,胡乱兜圈子,找不着北,教育是危险的。所以,辛民生在博文中还呼吁“新一轮改革深化,不妨也从教育与科技领域开始”。也只有在教育的怪圈里寻找到一条通道来,才能让教育改革在中国梦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