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娟解读《红楼梦》听课笔记2
人物总论
三、对面具恐惧的阅读心理
透过阅读小说以消解现实人际障碍的心理需求。
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探照解剖式,人物内外敞亮明晰一览无余。对宝钗乃是投影扫描式的叙述视角,很少着墨于其内心世界。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很难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最多只是粗浅的泛泛之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小说阅读完全了解小说中的人物。除了阅读的一般乐趣外,我们在小说里也为人生中相互了解的蒙昧不明找到了补偿。
四、现代读者身处个人主义盛行且独受尊崇的社会主流,使之更倾向于认同书中不受束缚的角色。
弗洛姆:每一个社会都排斥某些思想和感情,使之不被思考、感觉和表达。有些事物不但不做,而且甚至不想。
比如礼教、伦理的思想一味被排斥。纵然传统文化有优点人们也不愿意去理解。清末民国五四运动“冲决伦常之网罗”“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全盘反传统主义,接受移植过来的“个人主义”。
所谓的个人主义基本上只承认个体不承认关系的存在,而关系就是构成伦常的核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个人主义”进入中国完全与“冲决伦常之网罗”完全合拍。经过五四运动等我们与过去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思想价值观上几乎断裂式的变化。
薛宝钗活在关系和伦常中,黛玉率性个人主义一些,因此现代读者更喜欢林黛玉而不喜欢薛宝钗。
作者借贾雨村之语论述正邪二气:清明灵秀乃仁者所秉持天地之正气,残忍乖僻乃恶者所秉持天地之邪气。此二气不相上下,既不能消也不能让。秉持正邪二气的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生于诗书清平之家则为逸士高人,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名娼。不同环境的出类拔萃会有不同的类型,是先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环境的结合塑造而成。《红楼梦》中的人物基本是秉持正邪二气出生于公侯之家的,不能用一般的普通人的标准来考量。
作者塑造贾宝玉是对某种环境下特殊人格生命状态、人性价值的探索,并不是为了反礼教反科举。
以下正式进入人物总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