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伟大的灵魂:读鲁迅评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感
最近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少年》。
这位俄国大文豪的作品,我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想读一读,好像他作品里的人物一样有点儿神经质。
今天,又偶然看到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陀思妥夫斯基的事》,读后很有收获。
文章不长,据介绍它最初是用日文写作,并发表于日本的文学杂志,后来才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不得不说,先生真是厉害。
文章不长,我一连读了三遍,意犹未尽。有两段特别精彩的忍不住摘录下来,不舍得丢掉一句:
一读他二十四岁时所做的《穷人》,就已经吃惊于他那暮年似的孤寂。到后来,他竟作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也是残酷的拷问官而出现了。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的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的长久。而这陀思妥夫斯基,则仿佛就在和罪人一同苦恼,和拷问官一同高兴着似的。这决不是平常人做得到的事情,总而言之,就因为伟大的缘故。
有人评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病态的,对此,鲁迅先生评论说:
“即使他是神经病者,也是俄国专制时代的神经病者,倘若谁身受了和他相类的重压,那么,愈身受,也就会愈懂得他那夹着夸张的真实,热到发冷的热情,快要破裂的忍从,于是爱他起来的吧。”
鲁迅也喜欢拷问,就像他在《一件小事》中拷问那藏在皮袍下面的“小”一样。
更显伟大的是,鲁迅先生不但拷问,还勇于担责。为了担负起拯救国人灵魂的责任,他不惜毁灭自己。
他谈到,在但丁的《炼狱》里有他所爱的异端。他说:
“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这是极吃力的工作,但一松手,可就立刻压烂了自己。不知怎地,自己也好像很是疲乏了。于是我就在这地方停住,没有能够走到天国去。”
伟大的灵魂是相通的,读着伟大的作品,再读一读这样精彩的评论,感受两个灵魂的伟大,这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鲁迅先生也很伟大,膜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