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真的不识文字吗?

1

六祖慧能悟道成佛的故事。

六祖慧能是中国佛教史和儒释道三教融会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著有六祖《坛经》。

说六祖慧能不识文字还真不是传说,有多处可以查到的记载。

《曹溪大师别传》记载:“慧能在曹溪(今广东省曲江县)村时,曾经和村中刘志略结为兄弟,与刘志略的姑妈无尽藏尼僧相识。无尽藏住在山涧寺,常诵《涅槃经》。慧能白天在寺里干活,晚上则听无尽藏讲经,第二天就可以为无尽藏讲述经中大义。

无尽藏叫慧能读经,慧能却说不识字。”

敦煌本《坛经》也有慧能不识字的记录:五祖弘忍以偈选继承人,慧能在后院听得人们诵读神秀的偈子,然后来到题偈壁前,请人为之读偈,“为不识字,请人一读。”

还有记载慧能曾对修习《法华经》的法达说过:“吾一生以来,不识文字。”

慧能真的不识文字、仅靠悟性顿悟成佛吗?

2

慧能的悟性,在和神秀说空的继承人考试中,从答题中可以看出差距。

神秀俗姓李,少时即博学儒学经史,13岁出家。48岁往蕲州东山寺投师弘忍门下,被列为首座。弘忍多次赞许“东山寺的佛法的慧根都在神秀身上。”众人都认为他必定是弘忍大师传承衣钵的弟子。

神秀在寺院南边走廊墙壁上书写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弘忍看了之后,对大家说:“如果依照这首偈子修行,也能得到殊胜果实,你们要好好念诵。”随后,弘忍大师对神秀说:“你已到门口,再迈一步便可登堂入室。”

慧能此时已经听过《金刚经》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宗旨,认为神秀的偈子还没有说透。于是也念出一偈,却因不识字、不会书写,只好就请人题写在神秀偈隔壁西面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与佛教大乘金刚经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从说空的角度来看远胜神秀。

3

弘忍看了慧能的偈子,没有当面表态。

晚上弘忍到慧能处,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慧能会意,三更时来到五祖住处。五祖为慧能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大悟。五祖把衣钵正式传与慧能,命他为第六代祖。

并吩咐慧能连夜离开,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以避免无妄之灾。

这是典型的禅宗选择秘传禅法的点拨之法。

【看《西游记》第二回须菩提祖师点化孙悟空,用的是棒喝手法。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原来那猴王已经打破盘中之谜: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慧能带着衣钵连夜逃走了。

4

弘忍为什么传了袈裟,又不让慧能名正言顺坐上六祖的位子?

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慧能是南方少数民族,仅靠悟性难以服众。

慧能初见弘忍的时候,据传穿着樵夫的衣服。五祖看到这个樵夫来得奇怪,就问:“从那里来的?”

慧能答:“从岭南来。” 五祖厉声说:“南蛮獦獠之人也来听佛法吗?”

慧能说:“大和尚,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

虽说佛性平等,中原主流和岭南少数民族也应该平等,但让无根无源的慧能在弘忍住持的寺庙名正言顺作为接班人,还是难以安抚内外众望的。特别是在唐朝中叶,佛教和禅宗还是贵族文化、精英文化,慧能的“佛性无南北”平等论,还没有到被大众接受的机会窗口。

其次是慧能的悟性高,文化功底浅,难以配得上兼容并蓄的宗派大师位子。

慧能虽说悟性高,但作为一派宗师的德性和知识积累,还真不是顿悟可至的。弘忍认可慧能的悟性,但厚度不够,要成为一派宗师,还需要兼收并蓄、渐修积累,才能德才配位。

慧能逃走后掩藏起来学习和修行多少年之后才出来?记载不一,有15年、16年、17年之说,大概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慧能顿悟渐修,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自成一家,完善圆融之后,在开宗立派也不怕被辨倒了。

第三是衣钵传承稍有不慎,可以引起宗派内部倾轧。

弘忍虽认可慧能,但神秀也是自己多年栽培的人才,慧能悟性高,神秀综合强。他不愿意看到由两人而产生宗教内部争执,引起内部派系倾轧。

5

慧能真的不识文字吗?

不可能。

从可以查到的多处记载中,慧能早年父亲早亡生活贫苦,靠打柴维持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因此,可以基本肯定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再加上日常靠劳动谋生,没钱没时间去学习。这是他的出身造成传说他“不识文字”的一个原因。

第二,慧能所说的不识字,并不是真的不识字。

可能是和不善于当时主流社会的诗词歌赋的文章有关,沉浸在劳动谋生大众中,没有功夫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琢磨出能被上流接受的诗词歌赋!不能写出漂亮的诗篇,也许在唐朝就算是不识字。

第三,慧能为什么自己说“不识字”?

应该是南宗文化强调“悟性”,认为悟性和文字无关,“佛性之理,无关文字。”他们认为,有了文化,如果不能发挥文化的长处,反而会容易形成定见、偏见,容易从定见偏见的角度去理解佛法,反而会形成“智障”。

反之,对文字和诗词歌赋等流行问题不熟悉,悟性强和学习能力强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慧能在15年的沉浸在生活大众隐修过程中,完成了对佛法系统化学习和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所谓顿悟渐修的路径自成一体。

第四,立足于从俗文化,也就是大众文化的角度,争取和雅文化、精英文化一样的地位平等。

佛性无南北,佛性当然也应该雅俗平等。不识字的,和识字的,在佛性面前是平等的。

慧能大师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改革佛教禅宗成为大众佛教、人间佛教;而且首先完成了立足于佛教的儒释道三教融合,为后来宋明理学发展提供了创新思维,进而为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兼容佛道,开辟儒学新境界起到了激发和启迪作用。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07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