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到假名:日语自创文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我们知道,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语并没有独立的文字系统。汉字传入之后,其实用方式也变得有些特殊。
首先,日语中的汉字有多个发音,这些发音可分为两种类型:
- 一个是源自汉语发音的「音读」
- 另一个是根据汉字本身含义,并匹配相应古日语词汇后的「训读」
例如,「山」这个汉字,它的音读是「さん(san)」,训读是「やま(yama)」。
不仅如此,「音读」本身也分为多种类型:
音读类型 | 来源 | 主要用途 |
---|---|---|
吴音 | 古代随佛教知识一起传入 | 佛教用语 |
汉音 | 7、8世纪许多留学生从唐朝都城长安带回的发音 | 法律用语 |
唐音 | 13世纪后传入 | - |
这种分化源自中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汉字发音的差异。
不同类型的音读与特定的知识领域相关联,拥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日语汉字并没有被统一成单一的发音,而是在不同情境下同时在使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例如:
汉字 | 吴音 | 汉音 | 唐音 |
---|---|---|---|
経 | きょう(kyo) | けい(kei) | きん(kin) |
行 | ぎょう(kyo) | こう(kou) | あん(an) |
由于日本本身没有独立的文字系统,只能采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尽管最初关于日本事物的记载只能使用汉字,但日本人也渴望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
因此,他们运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来标注日语的发音。大约在8世纪左右,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记载,因此这种用法下的汉字被称为「万叶假名」。
这种记录方式基本上忽略了汉字的本来含义,只将其作为表音文字使用,结合了「音读」和「训读」,但有时也会利用汉字的表意特性。
例如,『万叶集』中出现的句子:
句子 | 读音 |
---|---|
和我屋度能 | わがやどの |
伊佐左村竹 | いささむらたけ |
布久風能 | ふくかぜの |
於等能可蘇気伎 | おとのかそけき |
許能由布敝可母 | このゆふへかも |
这种标记方法基本上采用了一字一音的方式,但在「村竹」和「風」这两个地方则混合使用了训读。
通过这种方法,日本人终于得以记录日语。
然而,由于日语本身的局限性,在与汉语相比时,总是需要使用更多的文字。而汉字作为表音文字则过于繁琐,无论是书写还是阅读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他们创造了更为简洁的表音文字,即「平假名」和「片假名」。
「平假名」是通过简化汉字笔画而产生的,例如从汉字「安」衍生出平假名「あ」,「以」衍生「い」,「宇」衍生「う」,「衣」衍生「え」,「於」衍生「お」等等。
而「片假名」是从汉字的部首或其他部分中独立出来的,比如汉字「阿」的部首成为「ア」,「伊」的部首成为「イ」,「宇」的冠部分成为「ウ」,「江」的旁部分成为「エ」,「於」的部首成为「オ」等等。
与它们的字源汉字相比,可以明显看出,这两种假名都追求简洁的标记法。
使用这些假名的困扰之处在于存在许多同音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用的字符和数量也有所变化,但特别是在平假名中,在近世以前同时使用多个同音文字是相当普遍的。
1900年,学校教育中规定了一种平假名作为标准,即现在仍在使用的平假名,而其他未被收录在内的体则被称为「变体假名」。要理解古代用平假名书写的书籍,就必须学会阅读这些变体假名。
关于「假名」这个名字,「名」代表文字,而「假名」则意为「假借的文字」。「平假名」中的「平」表示简单,「片假名」中的「片」则表示部分。这样的命名方式表明汉字是正式的文字,而在日本,汉字也被称为「真名(まな)」。
「平假名」也被称为「女手(おんなで)」,相对于男性使用的「男手(おとこで)」即汉字,平假名最初主要由女性使用。
公元935年左右,男性纪貫之在土佐(今高知县)任职时写下了回京途中的日记《土佐日记》。这篇日记是从他身边陪伴的女性的视角,用平假名进行书写的,这象征着平假名与女性之间的紧密关系。
随着平假名的普及,和歌逐渐从使用万叶假名转向使用平假名。
在以天皇为中心的宫廷社会中,和歌成为社交和传达意图的必要工具,因此男性贵族们也自然而然地开始使用平假名。
然而,直到近代,正式文件和男性的日记仍然坚持使用汉文进行书写,所以尽管平假名已经广泛传播,但汉字仍然是地位较高的文字。
另一方面,「片假名」最初是作为辅助理解汉文日语的工具而被发明的,传统上其使用几乎局限于男性和僧侣。
此外,片假名很少单独用来书写正式文件和著作。只有极少数使用片假名写成的和歌或故事手抄本被保存至今,这些很可能是由僧侣创作的。
据推测,平假名的形成可以追溯到9世纪后半叶,而片假名的形成则可以追溯到9世纪初。到了9世纪末的平安时代,日本已经存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这三种文字。这两种假名有时会独立使用,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与汉字混合使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