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可译为结构主义,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因其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被看作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发起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或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需要他人帮助或与人协作完成,因而“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
(1)积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自发、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在只有通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建构,才能收获学习效果。
(2)建构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建构中获得的,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更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经验的深化、突破和超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使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机,实现新知内化与认知结构的重组。
(3)目标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必须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有预期,这样学习才可能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前展示学习目标,或者让学生自主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目标,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
(4)反思性
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反思性要求学习者不断开展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活动,从而检验自己是否已达成预期学习目标。学生在不断地自我监督和调整的过程中,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