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悲秋在中国文学审美里,成为人生烦闷压力的一种情感出口。

其中宋朝欧阳修的《秋声赋》,最为知名。在“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的秋夜,他悲凉写到,“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从这里的排比,就可以看到欧阳修对于秋天写了很多负面,惨淡,栗冽,萧条,寂寥,凄凄切切,落脚在秋天的声音,说,秋天的商音,是“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然后联系到人听到,会”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十分悲哀。

欧阳修的《秋声赋》修辞凝练,情感饱满,让人主观代入感强烈,成为写秋声的名篇。但是这种古典的关于秋气秋声的逻辑,是文学情感和个人感喟上的,但是未必是真实的,现代人或者普通人读来,很觉得衰瑟,至少当代的人,未必喜欢,也未必产生广泛的共鸣。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363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