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働化里走出来的自工程完结
熟悉精益生产的人都知道,精益生产由两大支柱组成,一个是JIT(准时化),另一个就是自働化。自働化最开始的源头就是当织布机的经线断掉时马上就有一个铁片掉下来,使织布机不再继续生产,以避免大量次品被制造出来。这个想法在后来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支柱──自働化,而在这个自働化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理念──自工程完结。
自工程完结从字面上来说,其意思就是自己做好自己工序的质量保证,对自己的工序结果负责。而要想了解其真正的内涵必须从其源头开始。在产品制造过程,我们通常采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就是抽检,其好处显而易见,好处在于抽检的成本较低。其弊端亦十分明显,一方面是当我们透过概率进行抽检那一刻起就有机会已经有无数的次品被制造出来。另一方面,从质量问题被发现到找到问题的源头可能很长时间已经过去,我们已经无法还原当时的作业现场,很多根源性的问题就被掩盖掉了,导致问题重复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精益生产缔造者的丰田公司在1962年提出了快速检具和快速检测的概念。快速检具与快速检测就是通过检具与检测方法的改善,可以在一个TT(节拍)时间内就能将质量问题检测出来。可是问题虽然能够在TT(节拍)内被检测、被发现,但如何在一个TT(节拍)时间内快速解决掉呢,这个问题又摆在大家眼前。于是1963年丰田公司提出快速纠偏的概念,并将快速纠偏的经典案例──“螺丝扭紧固完成后在螺丝上画一条线”的做法放进了改善名人堂。快速纠偏就是透过目视,防呆防错等方法使问题能在同一个TT(节拍)时间内被解决。即一个节拍内能测出问题,发现问题根因,且能解决问题。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自工程完结的核心内容。
当然现时自工程完结随着时间的发展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但其客户第一、质量第一和带人字旁的自働化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将以上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不”,即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彼得德鲁克曾经讲过“企业存在德价值就是创造客户”,而客户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质量,所以通过自工程完结来保证质量,也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
文/冯申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