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迷魂阵
【原创非首发,旧稿整理,原发《京江晚报》】
想想十年、二十年前的普通家庭,家里如果没有名人字画、大屏幕电视,似乎都无碍大局,但若没有几张照片或是两三本相册,那实在不常见。不单家庭,哪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墙上没有几张上级领导亲临视察的照片呢,哪个得瑟的餐馆不贴几张老板与名流的合影呢。更不要说眼下遍地散发的报纸与杂志了,那天生就是读图时代各种照片的集散地。
所以现代人的生活若是离开了照片,真正是不可想象。上学、考试、领身份证、扯结婚证,啥时都得有照片。而且拍照片还得按规矩来,全身还是半身,红底还是兰底,一寸还是两寸,多少象素多大体积,都有讲究,照错了还得麻烦您重照。
其实照片若是运用得当,好处很多。比如有人上门作客,照片是最好的亲和剂。进得门来,如果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尽管主人自以为不错,但艺术这东西各喜各爱,说不准人家就要批评几句,若是草书还指不定把“宾至如归”认成“妇女之宝”。但照片不一样。人家一看自然会猜,哦这是你父母那又是你儿女啊。再笨也不会说照片上这人真难看,即使真的难看人家也会设法掩饰一句:长的还挺有个性。再不济也得表扬一下:这相框子或是这相册真是别致。聪明人不会用手机展示照片,手机太私密了对不对?拿着别人手机看照片,太没边界感了对不对?除非是情侣之间,但情侣之间万一有对方不知的秘密呢?还是很危险。
落下座来,如果目光所及之处有几张相片,主宾之间就绝不会干瞪眼。这是儿子吧?是啊,今年才考上大学。哎哟,那可不容易……接下来就能从十年寒窗谈到教育乱收费,完了还能引伸到社会现实,发发经济下行就业太难之类的牢骚。闲话越说越多,交情越聊越厚。反过来,若没有照片作引子,宾主刚坐下辟头来一句“就业压力很大”,即使万幸不被看作有病,也至少疑似摆错了架子、调错了频道。
又设若家里来一群客人,那么除了瓜果烟茶之外,要是有几本相册就成了消磨时光的上好道具。大门一开,先塞一本给沉默好静的人,以免他死气沉沉觉得无趣;再塞一本给活跃多话的人,省得他漫无目的胡吹乱侃穷于应付;然后呢,就可以腾出精力来奉陪大多数中庸的人。我们也都知道,有些人是不好招待的,倒一杯好茶给他,他边喝边说就喜欢那个烫劲儿;拿水果出来分享,他偏说还是上次吃的什么零食更好吃。对于这种不管你使出什么手段都显得不太满足的挑剔分子,最好的办法也是塞对方一摞照片。无论如何,他要敢说自己比你更上照,这勇气可不是人人都有。
早些年拍照片很不容易。象我这样正宗贫农家庭出身的,直到小学毕业才照了第一张单人相片,那意义比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还重要一些。所以现在看到一些年龄相近的朋友,动不动就能拿出满月照、百日照出来显摆,心里委实郁闷的很,好象自己小学毕业之前的历史全属空白——谁叫我无照为证呢?
好在咱现在熬出头来了,每个月都有工资发。科学家们也很争气,这二十年不断更新换代让数码相机的价码降了又降,没多久又让手机有了照相功能,又没多久还让手机的像素上了千万级,同时放出了“单反毁一生”的名言……这可真是太方便了,现在拍照片真是简便易行效果好,随时随地摸出手机来,横着拍竖着拍歪着拍都可以,笑着拍哭着拍咧着嘴拍也随你,若嫌不够你可以每次拍两张,然后删一张留一张。删一百张留一张也没问题,咱都玩得起,手机无怨无悔。不过就大多数人经验而言,现在照片总是拍得多、删得少,只要存得下,心里总会想:干嘛要删呢,先留着呗,说不定啥时候用得上呢?
是啊,干嘛删呢,存在手机和电脑里又不碍事,没事儿翻出来看看,来客了热闹热闹,多好?大家都这么想,我也这么想。可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手机和电脑里全是照片:除了亲朋好友阿猫阿狗,还有门前屋后花花草草,大多留之无益弃之可惜,一种数码鸡肋的味道,偶尔想要整理照片就发现是个愚公移山的活。时代真的变了,放在二十多年前做梦都想不到啊——居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在照片堆里迷了路,怎么回事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