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喝酒: 酒精如何决定人类社会成败》作者: 森舸澜
。。每天推荐一本书 || 编号:[1767]
。。原作名: Drunk: How We Sipped, Danced, and Stumbled Our Way to Civilization
。。ISBN: 9787213108556
。。内容简介。。
每一滴酒精都对人体有害,但几乎没有一个文明错过酒精,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森舸澜在本书中主张,酒精是人类最早的随身携带的吐真剂,它带来迅速起效但温和稳定的理性掉线、创造性思维提升,一直是促进人类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要素。在没有酒精的地方,代替它的是更加 耗时的舞蹈、效果更难以控制的药物等。
基于对跨学科文献的综合梳理,森舸澜毫不夸张地提出:酒精开启了现代文明,也助推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对酒精的痴迷不是意外,而是演化的结果。承认酒精的积极意义,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它在现代社会提出的新问题。
——阅读本书的额外收获(一切都说得通了!)——
亨利·基辛格曾对邓小平说:“我觉得我们如果喝下足够多的茅台酒,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论语》中有孔子关于吃喝禁忌的长篇大论,但在这蕞后有一句,“惟酒无量,不及乱”——可以畅饮,不算失礼,这是圣人的标志。
酒精是蕞常用的让人讲真话的科技手段,在没有酒精的地区,其他麻醉品代替它发挥了相同的功能。
生活在玻利维亚亚马孙偏远地区的坎巴男人们经常一起喝到断片,因为在他们看来,一起喝吐过的朋友才算是真朋友。
在古代波斯,没有哪个重要决定不是在酒席上商量出来的。
牛津大学夜间的讨论和辩论,开场白都是拉丁语宣言,“现在,该喝酒了”(nunc est bibendum)。
。。作者简介。。
[加]森舸澜 (Edward Slingerland)——著
知名汉学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杰出大学学者和哲学系教授,兼职于东亚研究和心理学系,并担任人类演化认知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以及宗教史数据库主任。他的学术兴趣广泛,包括中西宗教哲学比较和古代汉语研究,其翻译的《论语》由哈科特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
陶然 ——译
生物科研人员,副业翻译。
。。网评。。
#
我们在抱怨酒精危害的同时,却无法解释人类社会为什么离不开酒精。汉学家森舸澜在写作这本书时,将科学和人文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多个方面提供给读者一个既符合科学结论、又独到有见地的文化阐释。他指出,探究人类爱喝酒的深层原因,首先需要理解人类在演化中的生态位,也就是人类如何同时是创造性动物、文化性动物以及社群性动物。酒精的关键作用,就是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PFC),让我们的感官迟钝,模糊我们的意识,降低我们的理性计算能力,从而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增加创造力、缓解压力、建立信任,让保持距离的陌生人奇迹般地实现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正是酒精开启了现代文明,助推人类社会的发展。当我们厘清了酒精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之后,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它回应人类社会的种种挑战,而不是“误入歧途”。
#
原以为这是一本爱喝酒的洋酒鬼写的自身对爱喝酒的理解,实际上我是大大曲解了作者的意图。我可太离谱了!作者森舸澜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杰出大学学者和哲学系教授,大学者写这本书的态度时非常专业的,把喝酒的问题当作学术来研究的啊!书中有相当多的专业术语,作者非常详尽地做出了注释,而参考文献也一一罗列出来。所以,千万别像我这样产生误会,这是一本妥妥的正儿八经的科普书!
#
从神话,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学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人为什么爱喝酒,以及酒精是如何推动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酒是好东西,作者似乎用了几十万字在证明酒精成就文明这一论点。看着还行,个别章节有点偏学术稍显枯燥,但整体值得一看。
#
虽然鲜有人提及,但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集中聪明才智、齐心协力试图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灌醉。即使是处于饥饿边缘的小型社会,也会留出很大一部分珍贵的谷物或水果用于生产酒精。在前殖民时期的墨西哥,有一些部落,虽然还没形成有组织的农业,依然长途跋涉,趁着仙人掌结果子的短暂间隙将果子采摘下来酿酒。酒精短缺的移民,会拿制鞋皮革、草、当地的昆虫等一切能拿到手的东西进行发酵。中亚的游牧民族,由于难以获得淀粉或糖分,只好用发酵过的马奶制酒。
#
事已至此,先喝一杯。没喝过酒的人读完更想把自己锁在家里喝个烂醉了。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