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本质

“一切令我们对别人感到恼怒的事情,都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卡尔·荣格

我们既可以满怀恐惧地看待冲突,也可视之为成长的机会。无论何人都不能置身于冲突之外,这原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冲突是中性的,本身并无所谓好坏。

当人们对同一事物持不同观点时就会产生冲突。最重要的并非是否有冲突,而是如何应对它。冲突是人格养成的必由之路,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真实面目。冲突让我们五味杂陈,又对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挑战。冲突是我们最好的人生导师。

家庭是我们学习应对冲突的最佳场所。实际上,家庭为我们提供的学习机会太多了!因为在这里,我们同那些与我们最亲近的人每天互动,而冲突如合作一样,是家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预判将一些冲突“扼杀”在萌芽中,也可以运用认真倾听的方法解决处于初期的冲突。如果任其发展,冲突很容易升级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或早或晚,我们都需要对冲突采取措施。在成功的家庭中,对冲突的解决融入到家庭成员的日常互动之中。

当人们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变,冲突和压力就会升级。但不幸的是,坚持己见往往限制我们的视野,我们只能借助眼前微弱的光亮摸索,对隐匿在黑暗中的广大世界却一无所知。我们只掌握部分图景,缺乏足够有价值的信息解决争论。当每个人都坚持“我是对的”,问题无从解决。

试着做一下这个游戏。握紧拳头,然后放松指头,透过指头围成的小孔看你所在的房间。全神贯注于你在小孔中的所见,那可能是花盆中的一片叶子或者一只猫的耳朵。你的所见是“对”的吗?没错,是对的。你的所见对于整个房间(更大的图景)是“对”的吗?当然不是,甚至差别极大。没有全部信息,我们难以做出正确决策,也无法管理压力。我们都容易倾向于专注细枝末节而忽略正在发生的真正重要的内容。我们需要掌握策略去理解大图景!

下面四个策略将帮助我们解决冲突。因为冲突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采用健康的方式解决冲突也是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冲突是事物失衡的外在表现,而恐惧的情绪常常包含其中。

人们通常采用下面四种技巧解决单个冲突:

遏制(Containment)

第一种策略是遏制——根据情况需要建立规则,想办法阻止冲突蔓延。这需要直接介入以防止隐患——寻找方法避免冲突升级,正如在火势尚小时就及时将其扑灭——或者采用临时措施减缓,或者制止某种侵害行为。

大部分冲突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冲突。不难理解,冲突中一定存在沟通中断或者双方不了解彼此想法和感受的情况。遏制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开诚布公的沟通,揭开所有事实。

另一种遏制方法是置身事外。我们大可不必在争论中发表义正词严的宣言或反驳,而是采用不介入的策略。退出冲突,暂停一下。回避为我们赢得时间重新评估形势并找出更合适的应对方法。只有紧急情况才需要立即行动,而大多数情况并不紧急。我们始终有时间思考并做出积极举措。

对抗(Confrontation)

第二个策略是直面冲突。对抗意味着有勇气提出敏感话题,正视事实本身。许多时候,问题的诱因是被隐藏的想法、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对抗策略将这些因素全部放在明处,使冲突各方都能加入审视。

在对抗中,人们可能表现出高姿态,也可能不择手段。采取攻击性做法将导致对方做出基于恐惧的应对,他们会通过抵抗来保护自己。恐惧会让人沉默、失去信任并陷入“战斗或逃避”的抉择。

当恐惧与攻击相撞,会将人们带入到更加失衡的境地。遭到攻击但保持冷静的确需要强大的克制力。人们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会因为恐惧和绝望采取过激行为。而更高境界的人则可以更加审慎但坚定地停下来观察、倾听和采取进一步行动。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开场白打破僵局:“我们之间有问题,我们必须谈谈,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如果时机恰当,大部分人在感到安全时,都愿意倾听并积极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两个卓越的沟通技巧为别人带来安全感:认真倾听的技巧和坚定的以“我”开头的陈述句。

同情心(Compassion)

第三种策略是运用同情心。同情心是最高级的智慧,这意味着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同情心需要我们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导致行为发生的深层的感受、想法和需求。每个破坏性行为后面通常有一个受到伤害的人。认真倾听的技巧此时最能发挥作用。

同情心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在认真倾听时,我们应该抑制住提问的冲动,敞开心扉听别人诉说他们的问题和痛苦。同理心可以营造安全的氛围,只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才会吐露心声。

合作(Collaboration)

合作是管理冲突的第四种策略,通过吸引各方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以达成能够被各方接受的方案,让所有人都为解决冲突做出贡献。方案中会列明具体的时间点、行动方案和责任人,而不仅仅是应该如何做。这样一来,关注点就不是不能做什么,而是可以做什么。原本争论的各方在谈判中变为合作者,共同解决争端。合作策略采用参与原则解决问题。在这个原则下,所有相关者为了共同利益携手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698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