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老子对孔子的赠言—— 不要轻易议论别人
老子的赠言——
不要轻易议论别人
孔子与鲁国的南宫敬叔一道到周都洛阳观礼,期间,他们曾拜会了老子。在临别的时候,老子送了两句话给孔子——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老子认为,一个人过于聪明、明察秋毫,往往会遭来杀身之祸,原因在于这样的人自恃聪明过人,便好评论别人,对别人的言行指指点点;而一个人见多识广,能言善辩,往往会危害自身,其原因在于这样的人自恃能说会道,便会喜欢揭人隐私。
在这之前,孔子与老子之间曾有过一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老子隐约感觉到孔子的缺点——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我听说有这样的说法,好的商人本来囤积了很多货物,却好像没有货物一样。君子有大德于身,看上去却很笨的样子。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以及好做作、志向狂妄的缺点,这些对你都没有好处。
虽然老子感觉到了孔子身上的缺点,但他肯定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的人。他爱惜孔子的才华,不希望孔子为自己的“长处”所害,因此赠送他这两句话,告诫孔子不要轻易去评论别人,更不要轻易去揭别人的隐私。进而也告诫天下人:不论是为人子,还是为人臣,都要有警省之心,以免危及自身,让父母有失子之虑,让君王有失臣之忧。
老子认为孔子在四个方面有不足:一是有“骄气”,二是“多欲”,三是“有态色”,就是好做作,四是有“淫志”,就是志向狂妄。老子毫不客气地指出孔子这些缺点,明确告诉他,这些缺点对人自身成长不利,因此建议孔子改掉这些毛病。当然,做为两个不同学术派别的创始人,他们在学术上的分歧自然会表现为不同的处事方法、处事行为。不知道孔子是否接受老子的批评和建议,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老子说的“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大智若愚,以及他提出人不可有骄气、不可多欲,不可做作,不可不切实际等等,确实值得我们记取。
老子的赠言,有三个要点:一是做人不要轻易去评论别人,特别是否定性、批评性评价,更要慎重出口。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也都有优点和缺点,很难对一个人用一两句话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说古代的朋党,有人自称是“君子之朋”,别人则说他们是“小人之朋”,那么,到底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当时的一国之君不能做出判断,评论家也不能做出判断,只能交由后人评说。正因为如此,圣人有言在先,要慎重出口。所谓祸从口出,正是这个道理。
二是做人不要去揭人隐私。隐私,是藏在暗处的东西,不想让人看见。如果隐私被人揭穿,让见不得人的东西现于阳光之下,纵然,这个隐私是客观存在的,在打击别人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格受到损伤。
三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子说,好议人,好揭人隐私,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不是“聪明深察”的人,不可能有能力去评论别人。不是“博辩广大”的人,也不可能探听到别人那么多隐私。这种能力无疑是长处、优点,不过优点、长处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成为“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好探听别人隐私,并以传播小道消息为乐事。他们自以为聪明、能言善辩,其实,犯了做人的大忌,老子对这类人是不屑的。自然,所有正直的人对此是不屑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