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以求知知更行——行走在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凌晨两点,被一种窒息的疼痛唤醒,喉咙似针扎般疼。终究还是病了,连日来的高压,还是抗不住了。从包里摸出一袋三九感冒冲剂服下,不知何时才在疼痛的忍耐中睡下,等再一次醒来,已经是早晨六点钟。

清晨的歙县,晨光轻拂大地,淡淡云雾散开,有一种天蓝云白被静谧笼罩的宁静之美!喉咙还是隐隐作痛,给自己倒杯温开水,喝下,稍微缓解一下。

想着今日的研修行程,参观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感受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情怀,心中便充满着期待。

早饭后,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宾馆门口。来接我们的大巴还未来到,离集合出发还有半小时,我们一拍即合,步行前去。

走在古城歙县的街道上,听同伴讲着前几日的研修行程,行知小学,歙县中学,歙县徽墨厂……古老的歙县文化令我向往,错过了太多,对于歙县的研修记忆,是有些许遗憾的。

一路讨论中,我们很快步行到陶行知纪念馆,万世师表,人民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行知路,我们今天将在这里重温。

首先,凌文馆长在三楼报告厅,给我们做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精彩讲座,讲座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中三次引用陶行知的名言作为引言开启: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本次讲座主要分二大板块: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
(二)进入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陶行知?
(三)陶行知论教育、论教师。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 徽州文化对陶行知的影响;
(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简介;
(三) 陶行知办学情况及学校文化建设;
(四) 陶行知的诗歌。

聆听凌文馆长的讲座,一句句行知名言令我动容: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的教育梦,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知行合一,是“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的伟大宏愿。

听完讲座,行走在陶行知纪念馆,感受着陶行知先生接受启蒙教育、走上教育救国道路的出发地歙县的崇文重教的传统,以及信奉“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文化气息。

行走在陶行知纪念馆,感受着陶行知先生成长的故里,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童年、少年生活的环境,以及新安山水的风光,让我深深体悟到了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崇高品格。

行以求知知更行,他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解放儿童的大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让他们去想;解放儿童的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让他们去做;解放儿童的眼睛,敲碎有色眼镜,让他们去看;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他是中国的大众诗人: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陶行知先生的诗歌充满豪迈和情怀,不愧是万世师表的典范。

陶行知一生艰苦朴素,为民众鞠躬尽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自勉的两句话,更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他在55岁时,终因操劳过度,不幸去世。

陶行知的思想与实践,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爱满天下”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将鞭策我牢记育人使命,不忘初心,为心中的教育梦不断前行。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842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