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玉梅和沟通|了解ta才能更好的支持ta

事例:孩子四岁半,在玩耍时,如果有陌生小伙伴想加入进来,会直接说,我不和你玩;发生不开心事情时,也会直接对熟悉的小朋友说,我不跟你玩了,声音大,很气愤。

家长四要素分析

观察:周末,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三个小孩子,因为其中一个小孩子不把他的玩具给我女儿玩,我女儿直接就说,我不跟你玩了。

感受:尴尬,生气

需要:尊重别人,控制情绪

请求:别人不把玩具给你玩,可能是他还没有想好,我们可以先去玩其他的玩具,不要对别人说,说我不跟你玩了。

我的思考与反馈

4岁半的孩子,还在自我意识建立中,这时候,什么都是我的,俗称minosaur[憨笑]。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段理论

在我们对孩子发出要求和命令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以及ta这个年龄的特征,语言能力不够强,不能很精准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当ta在当下的某种情绪时,你说什么都没有用。

关于情绪,其实不只是孩子,大人也是一样。在情绪中,“我”就是需要被满足和照顾的小孩,我无暇顾及其他人。

回到家长的分析。

观察部分,我们能看到什么?

孩子遇到不适时的自我防御,用ta有限的词汇表达自己,保护自己的领地,不管陌生人还是熟悉的好朋友。

撇开语言层面,这是我们可以像孩子学习的。懂得保护自我的孩子,才不会常常委屈。

看到家长的感受,尴尬,生气。

家长说自己的需要是尊重别人,控制情绪。

家长生气和尴尬的原因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乖”,不如成年人那么世俗圆滑。

家长的需要已经说明了ta在意的是别人,不是孩子,也不是自己。

当我们说到需要的时候,恰好是自己的需要。切忌错把要求当自己或他人的需要。

那么家长的需要是什么呢?

沟通,理解,接纳。

需要跟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需要。

需要理解和接纳孩子。

沟通,好好说话,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与需要。

如果成人理解了这份需要,那么可以这么请求:

请求如下:

比如说,宝贝,当他们的玩具没有给你玩的时候,你很生气对吗?你想跟他们玩,想玩那个玩具对不对,我们想想看看,希望别人怎么跟你说,你才会把玩具分享出去。那我们也试着这么说,看看ta会不会分享。

如果对方还是不分享,可以继续想办法,也可以尊重对方对自己物品的真爱,我们引导理解,接纳。相信我们的孩子,也有一些东西不会拿出来分享,比如说妈妈的爱[憨笑][憨笑]

我们小时候没有这样引导,基本上是被吼被要求被控制的语言暴力的,那么现在我们有机会,来引导孩子,让她成为准确表达自己需要的人。好吗[憨笑]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理解自己,尊重自己。

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父母哦~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844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