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模式
我理解的互联网思维,或者说流量思维就是区别于传统思维的我有什么?谁需要?怎么卖给他?互联网思维更多的是倒推,也就是客户需要什么我做什么。这个其实和国家的发展阶段可能也有关系,过去能生产出什么,我们作为消费者才有什么可以用。现在制造业发达了,自然是我们需要什么就能造什么。以我为例,我的目的是做一个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并且把它卖出去,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试着倒推一下,我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的产品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的。需求怎么体现呢?会以问题的形式去体现,也就是说人们在求而不得的时候会发出很多的问题。(当然有的是需要我们去发掘的)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怎么找呢?从相似的案例中去找,一定能找到。因为做成事的逻辑是一样的,触类可以旁通。需要我们会搜索,一个不错的方法是大量的阅读,查阅相关的内。与此同时,要深度的思考。这两件有门坎儿吗?没有,谁都可以看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书,谁都可以思考。但是有难度吗?有,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所以,我必须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是学会阅读和思考,这很重要。
当我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需求时,理论上来说我会收获这部分人的信任,那么我的产品也会更容易被他们购买。(因为信任且也有需求而购买)同时,因为信任他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去寻求解决办法。如果我恰好也能找到,那么我也不用担心满足这个需求的产品的销量。只要我愿意花费时间和经历去找,并且知道怎么去找,知道如何去思考的前提下,我一定可以找得到。(这里不需要我去苦思冥想,因为一定有人有相同的问题,也一定有人给出了答案,在大部分时候。)
我现在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存在的问题,流量它到底怎么搞?怎么运营?只要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其一,我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其二,我有可能会收获一批粉丝;其三,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验证,自己的能力范围得到了补充。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况且在当地,还没有谁能被称为营销大师或者被打上善于搞流量的标签。这有可能是是一个定位上的空缺,我越早拿到结果就越可能吃到先发优势的红利。
此后,我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整合各种问题,给出解决办法,让我的用户池变的更大。我的主营收入就可以从线下转为线上,我的时间就会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同时,我的变现模式也会更全面,最重要的是有可能做到睡后收入。如果真是这样,我的模式就算跑通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