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深渊里仰望星空》书评
孔融“让命”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古往今来,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而今天讲述的故事是孔融“第二让”的故事,却让孔融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东汉声名鹤起… …
那是一个寒风呼啸着,在旷野上肆意地咆哮着的深夜,家家户户都早早地闭门熄火。
然而,在曲阜孔家,半夜时分,却响起了一阵哐哐哐的敲门声,将这个家庭从睡梦中惊醒。家仆们急急忙忙地穿衣点灯,四处奔走,却无人敢决定这门是否应该打开。
因为在这个家里,年轻的孔融——小主人,此时只有十六岁,能否做出决定呢?
然而,孔融衣冠整齐地走出来,命令道:“开门。”
大门开启后,一位狼狈而急迫的儒生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位儒生看到面前的少年,脸上掩不住的失望。当被问及他的哥哥孔褒是否在家时,孔融回答:“不在家,我就是六年前在洛阳拜访李膺的孔融。”
他接着提到自己四岁时就知道把大个儿的梨子让给兄长吃,十岁时曾去见大名士李膺,李膺不见人,他却机智地回答自己与李膺的祖先有交集。
孔融也观察着这位脸色疲倦又困窘的儒生,他显然是最近被通缉的张俭。孔融听说过他的事迹,那些因为敬重张俭而收留他的家族,最后却遭受灭族的命运。
孔融坚定地说:“虽然我哥哥不在家,但我难道不能为您做主吗?”
于是,年轻的孔融自作主张地收留了逃亡的张俭。
这件事成为了孔融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孔融因父亲早逝,与哥哥相依为命。他聪明且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孤岛般安宁的家园之外,东汉的世家大族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如火如荼。
然而,即使他知道这些,他仍旧会收留张俭。
不久后,事情败露,张俭被秘密逮捕,孔家兄弟也因此被牵连,面临牢狱之灾。
庇护罪犯,这是死罪。到底判谁死刑呢?
面对生死抉择,兄弟两人各执一词:
哥哥说:张俭原本是来找我的,与我弟弟有什么关系呢?
孔融却说:哥哥又不在家,人是我留的,祸也是我闯的,与哥哥没有任何关系,要判也是判我死刑。
孔融的生死让步却让年少的他在东汉那个刀与剑、水与火、血与泪的年代声名鹊起。
那是一种人人都渴慕,却又太过昂贵的道德追求:人生万难,最难是死;连死也不惧怕的时候,最有风度。当生命里那些最纯粹的东西闪光的时候,它超越了个人短暂的存在,脆弱、卑微易逝的肉体也因此而发出迷人的光芒。
从此,孔融正式登上了的政治舞台,永他的聪明才智,书写着属于他的历史……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