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1米有多长”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量感”。小学阶段的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量的感悟。无论在哪一版本的教材中,比起量的感悟,量的计算都占据更多的课时。所以,老师们自然也会更注重对“量的计算”的教学。学生没有亲身体验过米、厘米、分、秒,也没有体验过千克、克,运用时自然会张冠李戴。在填写计量单位时遇到困难,也正是量感不足导致的。

因此,在“1米有多长”的教学中,我为学生量感的发展设计感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量、感受量,真正建立起对1米这个量的直观体验。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设计的四个感量活动。

活动一:在“标准”中发展量感

在学生观察了米尺,认识了米尺,并知道了“1米=100厘米”之后,我设计了第一个活动:利用皮尺,比一比。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皮尺,从皮尺上找到刻度0和100,现在两手伸平,轻轻地把皮尺放掉,两手保持不动,感受一下1米有多长吧。

老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再做一遍,提醒学生注意抻平之后,两手保持不动,两手之间的长度就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在“量与计量”的学习中,建立“一个单位”的标准很重要。若只介绍“1米=100厘米”,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单位长度表象。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过“1米”,才能真正实现量感的深化。

活动二:在多感官参与中发展量感

在通过“比一比”活动初步体验了“1米”之后,我紧接着设计了第二个活动:寻找身体上的两把“米尺”。

第一把“米尺”:通过小组合作,用皮尺量一量从脚到身体什么地方是1米,做个标记。 然后找不同身高的学生来比一比,发现身高不同但1米的标记一样高。 最后得出:测量对象不同,但1米的高度是不变的。

第二把“米尺”:小组合作,伸开双臂看一看从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什么地方是1米,做个标记。然后所有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的两把“米尺”。

这个活动除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单位”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多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加深他们对“1米”的感悟和体验。学生心中的参照物越多,在运用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建立量感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三:在反思中发展量感

数学源于生活,量感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生活中会无意识地积累一些对量感的直觉。例如:教室的长、门的高度,黑板的长度,柜子或者桌子的高度等等。但学生对这些无意识的直觉会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这就需要就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对生活中相关事件的关注,从而将生活中的量感运用到数学中,形成更为准确的感知。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现在你能不能在教室里找到从哪儿到哪儿是1米?生:黑板的高度、门的宽度、书柜的长度......学生回答完教师拿尺实地测量。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逐渐将生活量感转化为数学量感,原本模糊不清的感觉变成了具体事物的长度。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积累了经验,再通过反思内化,心中逐渐有了“一杆秤”,这时的量感才算形成。

活动四:在想象中发展量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量的体验,丰富对量的认识,我设计了第四个活动:比眼力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手里有一根彩带,猜猜1米的位置,我拉同学们喊停,然后和黑板上的1米进行比较,比一比谁的眼力强。老师先找几个同学在教室前面示范,然后学生分小组展开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是在充分体验了1米有多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象,从而逐渐形成了对“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量。

本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激发了他们心中的估测欲望,量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多种感量活动,学生先建立了一个单位的标准量,再通过多重感官的参与,在不断反思和内化中生成了量感,最后通过想象和推测,使学生的量感变得更精确、更深刻。无论是长度还是其他量的体验,都可以设计这样的感量活动来发展学生的量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了解各个量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952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