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上海展(一上)

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珍藏上海展

2023/1月,上海,欢喜

英国国家美术馆

不同于其他著名的博物馆或艺术馆的许多藏品会在全球巡展,或在国内出版物上频繁出现,全球十大美术馆之一的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近3千件欧洲绘画杰作,极少到其它地方进行外展,很少会这般外露招摇,也罕见于国内媒介宣传。

上海博物馆 © 游世欢喜LatteSunset

一、波提切利和15世纪意大利绘画

15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灿烂的全盛发展时期,绘画领域前后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流派。

一个是在湿壁画盛行的意大利中部起步,特别是在佛罗伦萨,艺术家们善用线条、透视及空间结构,以乔托、波提切利为代表的这批大师被誉为佛罗伦萨画派(Florence School)。

乔托被称为是文艺复兴的揭幕人,同时也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佛罗伦萨画派汲取了古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注重素描造型,平面上再现立体,发展了解剖学和透视学。同时将世俗形象应用于创作之中,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

具有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但艺术趋近于贵族豪门;崇尚生活表现;新兴的写实主义路线。

稍后,在威尼斯,以乔瓦尼·贝利尼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汲取北方油画艺术经验, 同时兼收佛罗伦萨画派的画技精华,善用色彩,崇尚自然与写实,史称威尼斯画派(Venetian  School)。

威尼斯画派淡化了文艺复兴早期和中期浓厚的宗教色彩,细致地展现着统治阶级和贵族们的现世形态,大行人文主义。

画派强调色彩的运用,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开创了人景结合的艺术手法,构图讲究,人物形象丰满,是文艺复兴的最后的光辉。

关键词:以人为本、写实主义,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透视画法、人文主义、文艺复兴。

这一时期的绘画主题呈现着人文主义的觉醒,以人为中心,并开始以现实描绘宗教主题。

绘画形式上出现“画中画”或者“异境同图”,即在同一个画面里讲不同故事。

1、安托内罗·达·梅西那:《书房中的圣哲罗姆》

Antonello da Messina

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

Circa 1475

46 x 37cm

oil painting on basswood board

National Gallery, purchased in 1894 (NG1418)

Antonello da Messina(安托内罗·达·梅西那,1430-1479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以善用颜料描绘细节著称。

这幅作品是运用线性透视法的经典之作,画面中的地砖、家具以及后方的拱廊都呈现出了透视线索与关系。

作品里有太多的画面在讲着故事。有太多元素令你眼前一亮。

Saint Jerome(圣哲罗姆,约342/347—420),公元四世纪的一位圣徒。为了躲避尘世的诱惑,离开罗马前往伯利恒的沙漠,与狮子为友,建立隐修院,并把《圣经》从希腊语翻译成通俗拉丁语(即《武加大译本》),这一版本被天主教会沿用至今。也正因为如此,在作品中他总被描绘成红衣主教的样子。

教堂内有高耸的穹顶、修长的廊柱和拱券、色彩斑斓的地砖。

而我们是被引导着穿过石拱门,进入位于宁静而明亮的哥特式教堂内的这间十五世纪最先进的书房的。

画中是身穿枢机服,正在书房里安静阅读的圣哲罗姆,书房装配有嵌入式书架和书桌,并由一体化台阶提升了整体结构的高度。色和光可见地托举着寂静,画面安宁、祥和。

圣徒的狮子同伴信步穿过走廊,台阶上的孔雀、鹧鸪和装满水的铜碗,分别象征了永恒、真理和纯洁。

教堂外托斯卡纳艳阳下,山峦起伏。近景绿木成荫(我觉得是,但实际可能是画伯利恒沙漠,估计画家没去过沙漠想不出来)。

书房内台架上还有盆景。

佛罗伦萨历史档案表明,500多年前,Lorenzo de'Medici(洛伦佐·美第奇,1449-1492)已经就拥有这样类似的书房。

所以人类不是进化的,至少这500年间不是。因为500年前阳光明媚的书房,可能有些人现在都没有。

安托内罗在1475年至1476年间前往威尼斯旅行时绘制了这幅作品,当时正处于安托内罗个人技艺的巅峰时期。他极尽所能地再现了圣哲罗姆书房中应有的各种事物,以高超的技艺描绘那些或粗粝或闪亮,或冰冷或温暖的质地。不仅如此。

写了这些后,阅读到一篇文章更精细,感兴趣可以阅读:解析《书房中的圣哲罗姆》安托内罗·达·梅西那Antonello da Messina

2、皮耶罗·德尔·波拉尤奥洛:《阿波罗与达芙妮》

Piero del Pollaiuolo(皮耶罗·德尔·波拉尤奥洛,1441-1496年)是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中最早钻研人体结构的艺术家之一。

Piero del Pollaiuolo

Apollo and Daphne

1470-1480

64 x 152cm, oil painting on wood

National Gallery, 1876 Bequest of Wayne Ellis (NG928)

作品题材取自于奥维德的《变形记》中著名的阿波罗与达芙妮的经典神话故事:丘比特为了报复太阳神阿波罗的戏弄,用那支能够点燃爱情火焰的金箭射中了他,使他疯狂地爱上达芙妮,却用驱散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她充满厌恶地拒绝阿波罗。

波拉尤奥洛描绘的达芙妮转变为月桂树的那一刻:她的一条腿扎根在地上,手臂已经长成了枝繁叶茂的月桂树枝。阿波罗似乎还在半空中,紧紧搂着他即将消失的爱人。这一题材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被奉为描述单恋的经典。

画面的背景衬以佛罗伦萨、阿尔诺河流域的风景。

3、乔瓦尼·贝利尼:《圣母子》

Giovanni Bellini

Virgin and Child

1480-1490

90.8×64.8cm,oil on wood, or tempera

National Gallery, purchased in 1855 (NG280)

Giovanni Bellini(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是威尼斯画派的顶流IP,一位坚定的人文主义者,威尼斯画派的祖师爷、宗师。文艺复兴中后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15世纪中叶的艺术生涯早期,画风体现在将温和的人文主义风格融入朴素、呆板的宗教蛋彩画法中, 达到逐渐明朗和宁静的境界 。同时对轮廓线条的掌控呈现出具有雕刻特质的画像风格。

15世纪后期,领悟了北欧低地地区使用的油画染料技巧,成为威尼斯用画布作油画的第一人, 同时兼收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画技精华,开创了威尼斯绘画派,并把威尼斯绘画从落后的乡村风格发展成为文艺复兴盛期西方的主流艺术,使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的艺术中心。

卓越的色彩画家,重视画中色彩,明暗渐进的画法达到强烈而润泽表现。摆脱了从文艺复兴初期走来的人物背景的生硬呆板,描绘的人物彰显人性,呈现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

在题材上创新、在绘画形式上启用新技法,将宗教精髓完美地溶于无论是人物、空间、光的架构或者风景的描绘中,达到新的平衡。开启重视诗情画意地描绘自然风景,是艺术史上风景画的奠基人 。他将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提升到新的境界。

培养了包括提香和乔尔乔内的众多弟子,他们成为文艺复兴后期乃至整个西方艺术的主流,使得威尼斯画派呈现了群星璀璨的繁荣局面,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瑰宝。

作品中的圣母子坐在山丘上,绿色织品悬挂在身后,营造出宝座的场景。人物衣着简洁,仪态温柔,平易近人,然而身前的大理石壁架隔开了与我们的空间,壁架中心一张标签纸上印有艺术家名字。

圣母俯视着手中的石榴,这是耶稣受难和复活的传统象征。

贝利尼十分擅长绘制用于私人崇拜的小型圣母子像。为了体现这类绘画的亲密特质,他常常将圣母子安置于委托人所熟悉的乡村风光背景中。

在当时,用于私人崇拜的圣母子像需求庞大,因此许多都由贝利尼助手完成。不过从这幅作品的大幅度改动和大面积的珍贵颜料来看,当由贝利尼本人亲自绘制。

威尼斯画派艺术家常常在画布上直接进行修改,X光显示画作中的石榴可能是应赞助人要求而后加的。贝利尼能够采用大量极为昂贵的、提取自青金石的颜料群青色,自由地绘制圣母的披风,说明了画作委托人不差钱的富有程度。

贝利尼始终关注对自然光的描绘,在长达65年的创作生涯中,以娴熟的油画技法、对自然风光的观照、细腻的色彩和光影描绘,开创了与此前遵循拜占庭艺术的威尼斯画家截然不同的风格。自贝利尼开始,追求色彩与光影的威尼斯画派,形成了与注重线条与结构的佛罗伦萨画派并行的艺术传统,在此后的数百年间甚至超越后者,成为欧洲绘画的主导。

更多内容可参考:欢喜文艺复兴50画(23)|乔凡尼·贝利尼《小树与圣母像》

2023/11/18QC

后记:争取在去英国国家美术馆之前,把这个系列十六篇写完。也不知道这些画到时候回没回去。因为时间有限,更多会借鉴一些参考文献帮助消化,后期会继续深耕整理。

有时候觉得世界上那么多城市那么多画是逛不完看不完的,今天写着写着突然很幸福,我居然逛了那么多城市 ,看了那么多画。

一往情深!

感恩!

原创作品,版权(文字、图片)所有!严禁私自转载!个别图片、数据等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858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