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的梳理
2023.12.3 星期日 多云
自出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老师们也纷纷对其进行了各抒己见的解读。虽然这样的文章铺天盖地,虽然学校多次强调学习新课标,惭愧的是书在手却始终未能真正走进其间。
到了2023年春季,参加了我们小语课程,才意识到读课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那时听着每个年段的解读,真的是很有收获。这个学期开学前,我们又着重学习了课标里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内容。听着别人的解说,感觉很是那么回事。可是,没想到将要学习的《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第一次预习作业仍然要从新课标中寻找理论依据,我瞬间有种摸不着北的感觉,无从动笔,便心慌慌起来。
我想,像我这样记忆力不大好、脑子里没有多少在我们看来高大上的理论的一线语文老师,从未有过解读课标经历的人,真的好难呀!就像之前刚接触大概念时一样心里虚得很。但为了完成作业,我只得硬着头皮把课标中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读了几遍,发现每一句话似乎都很重要,好像都是需要圈画的地方。看着书上密密的圈画记号,我仍然很迷茫,但又不想受到他人解读的影响,便希望有自己真实的理解。
我的思考:
于是,我开始分析:作业要求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条梳理,不少于三条。什么是理念?我想在这里“整本书阅读”应该是大概念,那么,围绕这个大概念,新课标里讲了哪些内容?对这些文字内容进行概括,我认为里面涉及到以下三个核心的问题: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旨。即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这就解决了老师、家长及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意识问题,得到了心理层面的支持,也在实施层面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即告诉我们学生需要读什么,老师要推荐学生哪些类型的读物。明确地指出了各个学段的阅读内容和操作方法,让老师们明白了要完成怎样的任务,解决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即告诉我们怎样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和措施有哪些,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操作路径和可能性,解决了一线教师不知道如何做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整本书阅读教学理论梳理:
1.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它是对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的拓展。
“拓展,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东西。是质量的变化,而不是数量的变化。”根据百度汉语对“拓展”一词的解释,我们就知道了:
从阅读内容上来讲,“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读的基本上都是单篇的短文,文章之间是独立存在的;从这三种阅读承担的教学任务来看,都有着很强的教学指向性。并且,这三种阅读只是载体,我们要真正达到的目标却是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交流”和“表达”。
我们来看一看整本书阅读的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整本书阅读专注的焦点在“阅读”,期待的目标是“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这里,阅读不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途径,而是作为主角站在了课堂中央。
由之前的单篇到整本书,不仅是阅读数量的增加,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追求阅读质量的提升。“实用性阅读”“文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是表达交流的前提,是铺垫,阅读不广不深;而整本书阅读承担的则是“发展它自己”的责任,它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教学体系,是阅读走向深入的高级阶段。
2.第一学段处于阅读的浪漫阶段,整本书阅读主要选择图画书、儿歌集、童话书等浅易的读物,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
3.第二学段处于阅读的精确阶段,整本书阅读主要选择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儿童文学名著、中国古今寓言、神话传说等书,以讲述故事、分享感受为主。
4.第三学段处于阅读的综合阶段,整本书阅读主要选择反映革命传统、文学、科普、科幻等方面的优秀作品,以梳理主要内容、获取基本的阅读方法为主。
5.第四学段处于综合阅读的高级阶段,整本书阅读主要选择革命文学作品、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名著,以鉴赏和研讨作品为主。
6.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统筹安排课内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是所有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7.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但老师必须对其进行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上进行整本书阅读毕竟时间远远不够,而光靠学生自主阅读是低效的,所以老师应该利用有效的专门阅读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以及阅读方法的教授和训练,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收获才更大。
8.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
虽然阅读是一个漫长的隐性的心理过程,阅读效果不容易考察,但是为了促进学生真正阅读,必须对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价。评价方式要多维,依据充足,尽量可视化,令学生信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