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
这个周末,我的主题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断舍离”。
这次断舍离的是以前保存的各种学习资料。
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随手保存资料的习惯,并不一定一直是好事。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得正反来看待。
我在整理资料的过程,其实也在反思不同阶段的自己。为什么那时候会保存这些学习内容,我真得全部用心学习并且实践了么?回答当然是:没有。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给过去的自己评分,60分。
勉强及格了,还有40分的提升空间。
那我为什么没有充分利用自己保存的资料呢?
以前的回答或许总是:工作忙,没时间。
现在的回答是:我比较懒惰,我很拖延。
当然这个对比不是跟别人对比,是跟自己比。以前的自己VS现在的自己。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过往保存学习资料的瞬间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1、这个资料以后肯定有帮助,刚好有空间,先存下来,留着以后用的时候再看。
2、朋友给推荐的这些内容太好了,这几天有点忙,留着周末或者假期看。
3、看了一点,太精彩了,还有别的事,先去忙,回来再看。
在这三种心理活动之下,我的资料越存越多。导致现在我的空间爆满,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空间,保存这些现在看起来可能并没有那么有用的资料。
人性可能就是这样,特别爱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总会给自己各种不妥的行为,主动设置遮羞布,然后就好像自己没有这些行为一样。
其实是自欺欺人。
保存学习资料不学不用,这件事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因为问题的本质是懒惰和拖延。这是在学习方面,其实生活、工作很多方面,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截止时间,才完成工作任务?为什么一定要到火烧眉毛,才着急忙慌去处理问题?为什么要等到你妈喊你,才回家吃饭?
针对懒惰和拖延的问题,我简单研究了一下。心理学方面对于懒惰和拖延的解释有很多,比如由于恐惧失败、害怕孤独、追求完美等等。
无论什么原因,要想改变,首先得勇于面对自己。不能总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好像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错。
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时间久了,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虚伪,永远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才会愈加依赖外界因素。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害怕别人对自己的非议。本质上是在靠外界的人和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情况就非常可怕。
因为你没有一个稳定的内核,自然会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当你本身没有定力,你会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没有安全感,那几乎什么事也做不长久。
所以通过整理学习资料,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由此想到懒惰和拖延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逃避不面对,自我感觉良好,最后容易随大流。
问题如果不及时被解决,就会越来越严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并不夸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也要注意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才能不断变得更好。
另外,我对“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了新的理解,为什么?
因为你还是没真正懂,真正懂就会去行动,行动才能带来变化。没有行动,就说明不是真的懂,一知半解的状态,也就一听而过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