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逸凡评
注:本“史逸凡评”之“史逸”部分为本人收集并整理而成,“凡评”皆为本人之认识观点与见解。之前单独断续零散发布,今日辑合整体发布。至此且停。
1. 孔子责子贡
【史逸】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一个鲁国人,按照鲁国法律可以去国库报销赎金,子贡未去,自以为高尚。孔子知道后批评他说:“从国库领取补偿金,无损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其他人会效仿你,认为花钱赎人不领取补偿金才是对的。长此以往,谁还会当冤大头,自己掏钱去赎回鲁国人呢?”子贡恍然大悟,佩服夫子洞察人情。
【凡评】鄙人深为认同孔子的观点。但奇怪的是,2500多年前的这个理念没有伴随着儒家思想流传下来,至今社会很多做法,依然是子贡之所为而非孔子之所期。当下社会现象中,以自己所以为的道德绑架他人行为的现象,比比皆是。
举个例子,工作能力或效果不足加班加点来补之类总是被褒扬,而工作效率出色游刃有余轻松完成自身工作的往往被贴上不够努力的标签。再如,火车被人要求换上下铺,公交上普遍座位被要求让座,不换的不让的多是受到批判,受到道德的谴责。其实,这些受到鄙视的人,都是按照规则行事。遵守规则却不被主流待见,这就是社会普遍存在的悖论。
曾经在挪威遇到华商,说到国人吃苦耐劳,经常日常加点周末加班,但却被当地人反感甚至排挤。国外文化认为,下班后就应该下班,周末就应该放假,你还要干活就属非正常竞争。这个理念与我们传统认识差异巨大,但却似乎合乎孔子的观点,
孔子这段逸事如果被儒家主推下来,该是多好啊。至少996的工作制度就不会那么名正言顺吧。可惜没有,是以感慨。究其原因,窃以为与国人骨子里比较缺乏规则意识有关。我们的很多规则都是原则性的,执行的时候基本都不按规则。谨守规矩,反而往往被嘲讽。这样说可能言重了,但大抵是这个意思。
2. 李斯谏逐客书
【史逸】秦国丞相李斯早年是吕不韦的门客,一直全力支持嬴政统一全国,受到嬴政重用,被封为客卿。由于当时的韩国怕被秦国所灭,派说客实施“疲秦计划”而被发觉,嬴政下令驱逐包括李斯在内的所有外国客卿。临走前,李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让嬴政收回了成命,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坚定基础。
【凡评】《谏逐客书》不只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是一个好策略,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逐客”,更加为秦王朝的统一天下奠定了策略基础。此文先叙述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国若无客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远,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全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谏逐客书》的意义,决不只是恢复了李斯官职,而是给中国后世带来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史没有假设,只有事实。正是李斯力挽狂澜的上书,不仅成功让自己留下秦国为官,也让秦国没有流失其他客卿,人才集中极大提高了秦国竞争力。正是李斯辅佐秦始皇一起打天下,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废除原有分封制,取而代之郡县制,巩固了国家统一。最重要的是,这个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了两千年。这是李斯对秦国政治统一的贡献,也是对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走向强大定下的基调。
《谏逐客书》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3. 程昱守城
【史逸】三国时期,在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即将爆发时,曹操的谋士程昱负责驻守鄄城,手下只有七百名士兵。后来,袁绍率大军向南推进,曹操就想调三千人马支援程昱,程昱却坚决反对。他给曹操写信说:“袁绍有十万兵马,骄横无比,我兵力这么少,他肯定不屑于攻打鄄城。如果您增派兵力,袁绍反而会攻打我,双方实力悬殊根本守不住。”曹操就没派兵支援,结果袁绍真的没有进攻程昱。由此,曹操对程昱可谓赞不绝口,并感叹道“程昱之勇,胜过古代猛将孟贲和夏育啊!”。
【凡评】这个故事简直可以称作示弱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媲美诸葛亮的空城计,但流量比及后者则差了亿兆级。故事中的三个人特点鲜明。曹操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袁绍骄扬自傲,志大才疏。程昱智勇双全,谋定天下。从这个故事可以斑窥豹认知程昱的谋略智慧。事实也是如此,程昱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三国智将。而且,与人们对智将的传统印象不同,程昱身体条件出众,外表勇猛,常年带兵。程昱在曹操时期,虽没有位极人臣,但曹对他的信任是毫无疑问的。
【百度】程昱(生卒年不详),字仲德,本名程立,更名为程昱。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 程昱曾于东阿率领吏民抗击黄巾军。初平三年(192年),程昱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刘备归附曹操期间,程昱劝曹操杀掉刘备,曹操不从。建安七年(202年),程昱得精兵数千人,会师黎阳,讨伐袁谭、袁尚。程昱采用北渡河破高蕃的办法,水道得通,大败二袁,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程昱料到孙权会与刘备合兵抵御曹操。魏国建立后,程昱为卫尉,因与中尉邢贞争威仪,遭到罢免。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程昱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朝廷欲以程昱为三公时,程昱去世,寿八十。 程昱多谋,善断大事。性格刚戾,与人多迕。汉末三国时期,唯有程昱、曹仁、袁涣三人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4.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我们很多人都在课本上学过,这里说两则杨修另外的故事。
【史逸·黄娟幼妇 外孙齑臼】一天,杨修陪曹操外出路过曹娥碑,见碑上刻有“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曹操知道杨修已猜出意思,便说:“你先别说,让我想想。”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终于想到了答案,和杨修一对,果然相同。原来,黄娟指有颜色的丝,是绝字;幼妇,即少女,指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是好字;齑臼是捣碎辛辣调料的器具,代表辞(繁体:辤)字。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已成为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ánɡ juàn yòu fù, wài sūn jī jiù;词义即是“绝妙好辞”的隐语。
【史逸·杨修干政】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很忧愁,请吴质前来商议。为遮人耳目,于是用装丝绢的大筐将吴质藏在其中,带进府内。杨修将此事报告了曹操。曹丕知道后很害怕,问计于吴质。吴质说:“不用担忧,明天用大筐装丝绢再送入府内就行了。”结果第二天杨修又报告曹操,曹操派人搜查,却发现是丝绢。曹操因此怀疑杨修是想害曹丕,于是杀了他。
【凡评】《三国演义》中杨修是被曹操杀死的,因一根“鸡胁”丢掉了性命,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代表,而曹操杀死杨修成了忌才的典型表现。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颇有胸襟,也不是《杨修之死》中那个嫉贤妒能的形象。《杨修之死》一文,既黑了杨修,也黑了曹操。
杨修之死在正史中其实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三国志》记载:“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可见,除了“恃才”、“袁氏之甥”这两个原因之外,杨修深深卷入到曹丕和曹植争嫡的斗争,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就必然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所以,曹操为身后事考虑,也必定会杀掉杨修这个既有才还有庞大家族背景的不稳定因素。
5. 苏轼皋陶杀人
【史逸·皋陶杀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礼部进士考试时,写下了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通篇文章可以说的结构严谨,说理清楚,用词简练并通俗易懂,与当时真个文坛流行的五代浮靡艰涩之风大为不同。当时的阅卷人梅圣俞看了苏轼的文章,十分欣赏。文中苏轼用了个“皋陶杀人”的典故,梅圣俞却不知其出处,又不好意思露怯,还是给了高分。后来梅圣俞专门问苏轼这话是谁说的,苏轼笑道:想当然耳。
【凡评】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运名为用了一个名为“皋陶杀人”的典故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苏轼在文章中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翻译过来就是说在尧执政天下的时候,皋陶作为司法官。有一天要处死一个人,皋陶说要杀了这个人,尧说不行,放了。皋陶再次说要杀了这个人,尧再次说放了,就这样互相争辩了三次。这个典故为苏轼全篇的观点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阅卷官梅圣俞看完后大为赞赏,并且极力向欧阳修推荐,对通篇文章极尽赞美之词。 但实际上这篇文章中所用的典故“皋陶杀人”在历史中并没有,因为皋陶是舜时期的司法官,并没有在尧手下工作过,整个典故中两个主人公的时间就是错乱的。所以这个典故只是苏轼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而随手编的一个故事。
这么明显的一个错误,作为这次考试的阅卷官梅圣俞肯定是有所发现的,毕竟梅圣俞作为一个诗人,该有的历史常识还是有的。但是梅圣俞并没有当众指出来,他也怕万一这个典故在哪本古书中记载了,而自己又没有看过,这要是问出来,被苏轼打脸的话就太难看了。 于是梅圣俞对于这么明显的一个错误视而不见,并且对欧阳修大为赞赏苏轼的这篇问题,并推荐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完后也觉得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写的非常好,但是这个“皋陶杀人”的典故,欧阳修也没有听过。没办法欧阳修只能在事后苏轼拜见他的时候,偷偷的向苏轼询问这个典故的出处。 面对欧阳修的询问,苏轼笑道:“何须出处。”很直白的告诉他们,这个故事纯粹就是自己为了佐证自己文章的观点编出来的。也幸好是因为这篇文章确实是写的不错,正所谓瑕不掩瑜,欧阳修和梅圣俞没有因为这个而去怪罪苏轼。
在当时那个盛行“言必有出处”的年代里,苏轼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能随意编造出一个典故出来,不得不佩服大文豪的随机应变和放荡不羁,值得当今世上那些唯唯诺诺,因循守旧的今人学习。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词句注释:
1.刑赏忠厚之至:出自《尚书·大禹谟》伪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2.哀矜(jīn)惩创:怜惜惩戒。
3.吁俞(yùyú):惊叹应答。俞,表示应允。
4.欢休:和善也。惨戚:悲哀也。
5.虞、夏、商、周之书:指《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6.吕侯:人名,一作甫侯,周穆王之臣,为司寇。周穆王用其言论作刑法。
7.祥刑:刑而谓之祥者,即刑期无刑之意,故其祥莫大焉。
8.赏疑从与:言与赏而疑,则宁可与之。
9.罚疑从去:言当罚而疑,则宁可去之。
10.皋陶(gāoyáo):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中国上古黄帝的长子少昊的后裔。士:狱官也。
11.宥(yòu):宽恕,饶恕。
12.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鲧: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
13.方命圮(pǐ)族:违抗命令,毁害族类。方命:逆名也。圯族:犹言败类也。
14.《书》:指《尚书》。以下引文出自《尚书·大诰》。
15.宁失不经:宁可犯不守成法办事的错误。经:成法。
16.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17.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这样,奖赏的作用只落到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身上。
18.疑:指赏罚不能确定。
19.《诗》:指《诗经》。以下引文出自《诗经·小雅·巧言》。
20.祉(zhǐ):福,引申为喜欢。
21.遄(chuán):快,迅速。
22.沮(jǔ):停止。
23.已乱:制止祸乱。
24.怒:指听到谗言发怒。
25.因其褒贬义:指根据《春秋》褒善贬恶的原则。
6. 独孤侧帽
【史逸·独孤侧帽】北魏名将独孤信玉树临风、长相俊美,善于骑射,素有“独孤郎”的美誉。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色彩与众不同。那么,独孤信帅到什么程度呢?据说,独孤信在秦州做官时,一天出城狩猎晚归,怕城门关闭,于是快马加鞭急驰入城,帽子被风吹歪了也来不及扶正。谁知第二天,秦州城内所有男子都把帽子歪戴着来模仿独孤信。“侧帽风流”的故事由此而来。
【资料】独孤信(503年~557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 独孤信初从葛荣,屡立战功。533年,贺拔胜出镇荆州,表独孤信为大都督,迁武卫将军。次年,贺拔岳被杀,贺拔胜遣独孤信入关中安抚贺拔岳所部,抵达关中时,其同乡故交宇文泰已领贺拔岳部,遣其入洛,得孝武帝赏识。同年,孝武帝出奔长安,独孤信弃父母、妻子单骑追随,进封浮阳郡公。不久,出为都督三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与东魏争战,兵败入梁。537年,独孤信回到西魏,从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攻克洛阳。540年,任秦州刺史,镇陇右,政绩卓著,宇文泰赐名为信。三年后邙山之役中,西魏惨败,多亏独孤信与于谨收集散卒自后攻打高欢的追兵,使西魏诸军安全得返。 548年,独孤信进位柱国大将军。后西魏改建六官,拜大司马。557年,北周建立,独孤信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同年,宇文护擅行废立,独孤信与赵贵谋划政变,最终被逼自尽。隋朝建立,追赠赵国公,谥号为景。
7. 张居正成才
【史逸】张居正从小就以才学过人著称,13岁参加乡试,成绩优异。湖广巡抚顾璘却力排众议,让他落榜。顾璘其实非常欣赏张居正,他说:“张居正是大才,但13岁就中举,过早进入官场,将来只是多个舞文弄墨的文人。不如多给他些磨炼,将来可以为国家干大事。”张居正后来成为一代名相,一生都非常感激顾璘的栽培,他说:“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凡评】这里说的是张居正其实是推崇顾璘。准确来说,是对顾培养人才思路与方式的认可。文中,顾不仅善识人、可为伯乐,更可贵的是能将可造之材培成参天大树。这个思路,于今可鉴。我们培养年青人,不能一味追求所谓年轻化。虽然看似潜质不错,但毕竟经验不足,阅历不够,如果早早推上重要领导岗位,不仅不利于该人的成长,反而有助于其骄横自满,导致后来成长远不及预期。某种程度上,这种选拨方式类似拔苗助长。这种现象,本人亦是见多识广矣。单从智慧的角度来看,古今人无差别。所以,以古鉴今,必要且有意义。
8. 中国红薯的起源
【史逸】明朝嘉靖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乡试不中,就弃儒经商去南洋淘金。在菲律宾,他被一种植物吸引:“生熟可食,味甘美,产量高,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当地人都称为“薯”。当时菲律宾禁止出口国宝红薯,陈振龙便将红薯藤编入船上的一根绳子中带回国内。恰逢福建全省遭遇大旱,粮食歉收,陈振龙父子试栽红薯大获成功,福建巡抚金学曾下令全面推广,大大缓解了粮食紧缺的局面。从此,红薯就在中国落地生根。
【凡评】红薯原来是这么传入中国来的!当然都知道用红薯种植能长出红薯,但很多人一定不知道,红薯藤竟然也能种出红薯。另外,我们今天吃到香喷喷的红薯,不要忘了福建人陈氏的伟大贡献。
9. 鲁迅DNA
【史逸】鲁迅病逝后一位日本雕塑家前来吊唁,经鲁迅家人同意后,用石膏敷在鲁迅脸部,拓了一个脸模送给鲁迅家人。而做脸模的时候,不小心把鲁迅的20根胡须和2根眉毛粘了下来。于是鲁迅成了已故名人里面,为数不多保留了DNA的人之一。
【凡评】像很多人一样,很非常喜欢迅哥儿的文章文字和风骨。但是,现当代的文人墨客们似乎都没有传承好那些文章文字更别说风骨了。总是试想,鲁迅生活在当下这时候会怎么舞文弄墨呢?史逸既然说有了他的DNA,那么赶快克隆一位新鲁迅,可否?如何呢?!
10. 【史逸凡评】胡适白话文
【史逸】胡适在课堂上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多,花钱也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行政院有位朋友邀我去做秘书,我发电报拒绝了。请同学们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最后胡适从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说:“白话文只需3个字:干不了。”
【凡评】语言简洁与否,不在于是使用古文还是白话文,而是在于表达这句话的人是简洁的人还是文绉绉的人。
11. 【史逸凡评】于佑任贴标语
【史逸】于右任精于书法,尤擅草书,其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时,发现总有人在院内随处小便,遂提笔写下“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在院内。不料,墨宝被人揭去收藏,经过剪裁、调整、装裱成为“小处不可随便”的箴言。
【凡评】于的草书确实有特点。但写的这张字条,显然用的不是草书,否则大多数人认不出来。倘若写的不是草书体,那这个字的收藏价值就打了折扣。
注: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余子等,被尊称为“右老” 。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诗人。
12. 【史逸凡评】钱钟书养猫
【史逸】钱钟书任教清华大学时养了一只猫,邻居林徽因也养了一只猫,两家的猫经常打架。钱钟书每次都会帮自家的猫打架,赶走林徽因家的猫。杨绛担心丈夫为猫而得罪人,便引用其书中的话劝道:“打狗要看主人面,打猫要看主妇面!”可钱钟书照打不误,还说:“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凡评】其实杨绛说的非常含蓄,但一语中的,钱钟书频频打猫的目的,就是为了多看看主妇林徽因的俏脸。钱也明白了夫人的意思,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地胡绉了一个理由。
13. 【史逸凡评】华罗庚猜读法
【史逸】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闭目静思一会儿,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凡评】现当代什么人都能著书立说,不管是文学还是学术,统统动辄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其实90%是垃圾文字。所以,当代人出的书几乎不买,偶尔买本书也是千挑万选。若读当下的书,华氏猜读法是用不上的,因为你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去读。
14. 【史逸凡评】钱伟长弃史转理
【史逸】科学家钱伟长是现代大儒钱穆先生的侄子,从小饱读诗文。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时,中文历史两科都是100分,而数理化英文四门课只考了25分。物理考了5分,英文零分。适逢“九一八事变”,钱先生为“科技救国”毅然转学物理系,虽然所有人都不看好,但终成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凡评】此则逸闻让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如果那门课考的不好,绝对不代表这门课学不好。钱伟长的逸事也告诉我们,下定决心去做,是破解一切困难的钥匙。当然,改变需要契机,契机改变命运。
一一以下【史逸】未有【凡评】一一
15. 【史逸】鲁迅御寒
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因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16. 【史逸】蒋介石离婚
蒋介石与宋美龄成婚时,奉化县长是徐之圭。一日,徐之圭的同学张明镐去看他,徐说:“你来的很巧,我给你看一样东西。”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是蒋介石与原配毛福梅的离婚协议书。徐之圭笑道:“本老爷三生有幸,办此千古大案。”张明镐打趣说:“贵老爷若在这份离婚书上批个‘不准’两字,定必名扬千古。”
17. 【史逸】伍之胥白头
因父亲伍奢被杀害,伍子胥欲逃往吴国,途中被楚兵一路追杀,幸得扁鹊的弟子东皋公相救。东皋公好生招待伍子胥,却始终不谈过关去吴国之事。伍子胥度日如年,一夜间白了头发,却也因此躲过了盘查,去往吴国。
18. 【史逸】阮籍自醉
司马昭想和阮籍结为亲家。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每天醉得不省人事。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没法向他开口,只好回禀称事情没有办成。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19. 【史逸】唐玄宗泰山
唐玄宗有一次“封禅”泰山,书中令张说做“封禅使”。张说把他的女婿郑镒由九品提至五品。当唐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时,郑镒支支吾吾。站在旁边的黄幡卓讥讽道:“此乃泰山之力也。”唐玄宗把郑镒降回原职。后来人们就把妻父称为“泰山”。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改称为“岳父”。“岳母”的称呼也就随之而来了。
20. 【史逸】米芾收砚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爱砚成瘾。一日,宋徽宗召米芾进宫,令他用御砚进行书法。米芾很快写好,徽宗看后大喜。米芾见砚质极为精良,发墨细腻光亮,为砚中极品,便乘机跪下说:“此砚已被臣弄脏,不宜再供皇上使用。”徽宗点头应允,米芾谢赶紧将砚拿来紧抱怀中,墨汁把朝服弄脏了也不顾。
(2023120314:10合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