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天:闲想
有了挑战任务,阅读这件事就变得不能逃避了。眼见要满30天了,前面偷得懒就得后面全力拼,所以有一日整整读了5小时,实在是脑子疲惫难以读更久了。
这种时候我就又怀念起刘震云的书,一口气看十小时也不在话下,所以有一周我获得了一枚狂暴阅读章,好像是读了超过30小时。
为什么读书慢,耗精神呢?
比如读《静静的顿河》,总有很多景色描写。
南方吹来夹杂着苦艾气味的热乎乎的微风。从草原上送来阵阵的晚凉。顿河对岸的什么地方,闪着曲曲折折的蓝色的电光,要下雨了。教堂的白色围墙外面,伴随着马蹄声的清脆、温柔的铃铛声与鼎沸的人声混成一片。
我要将自己放于一幅空白的画中,看见南方吹来的风,嗅到苦艾的味道,触到热乎乎的气息。远处要铺上渐渐暗去的草原,感受到一阵微凉。面前的顿河流淌,我的目光要望向对岸的远处天上的闪电,看见蓝色的光,看见将要落下雨来的天空。附近教堂的画面也得勾勒。
偏偏想象能力一般,总是画不透。
这本书上又有大量的人物,总会不停地翻前面的章节,去寻找一丝线索。我有想画人物图谱的念头。然后告诉自己,搞清楚了,转头也就忘记了,何必呢?我可真累啊!
读书,留下感觉就可以了。
读了三分之一,什么感觉呢?
在动荡的年代,人们是看不清局面的,哪怕是身居高位也总是看不了整体。人又总会被私欲影响判断。越小的人物越想过个安分日子,偏偏在几方势力之下,不知该往哪儿走。
以为革命获得了新生,权利在自己手中了,内斗又开始了,纵观苏联历史,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过了多少天的幸福日子呢?不好说。战争的脚步好像从未停止。
看着破衣烂衫的兵士,看着被自己人打死的哥萨克,看着高层势力的牵扯,冠冕堂皇的动员说辞。闹哄哄的,血腥的。而大多数人只想吃饱穿暖,有个安乐窝都是奢侈。
人啊,真是复杂又残酷!
弱者总是卑微的。无论心理学上怎么说人都独一无二的,我不完美但我很好,我完全地接纳自己……实际上,伤害是无处不在的,也难免人又陷入为自保而害人,周而复始……
当你同情这群哥萨克要当炮灰的时候,他们又在调侃女突击队员,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甚至说他们并无恶意。如果我是那位被调侃屁股的女士,我的感受是什么呢?
很多事因立场论了对错,无关正义。
如此,因善而弱的人们的确像是可怜虫。大家都要加入争抢资源的行列,生怕吃了亏。
站立而人的根是什么?是纯粹的心性。
无法守住心性,是对性命的留恋,这是最难放下的执念。
米什卡在放哨时说着想要爱所有娘儿们,反对夫妻制度的言论。
一个人享乐了,完全心满意足了,必有其他人的牺牲。
人总要克己才是的,仁义不可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