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让“教”变成“交”
初中语文教学要交给(是“交”不是“教”)学生什么?
2023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是这么说的:“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言语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是文化自信和言语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制造的综合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文化自信,言语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制造”。但是我关注到了“积极、实践、真实”这几个词,特别是“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这个词,不同的老师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如“真实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社会、生活相同、相似的场景”;又如“真实(情境)可以是单元语文学习情境,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当下的生活,从个人生活、公共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文学文化生活、跨学科学习等不同角度考虑创设”等等。但是“真实(情境)”绝不仅仅是“外部现实和外在真实(杨向东)”。
对于“真实(情境)”的理解,王宁老师说的很好:语文课的真实情境是什么?指课程对学生的真实性,第一就是文本是适切的,思路是可行的,是能够入脑入心的。不是让学生去“隔岸观火”,不是学生对于一些文化知识、技巧的被迫装卸,这都不是真实情境。情境存留在语境之中,情境存留在思想接受的过程中,情境是师生共同营造的!!!
所以说,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表现语文,那教学必须是真实或者无限接近真实。
我个人有一点浅薄的理解,即“真实(情境)”——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这些方法的运用不能是为了课堂热闹和课堂氛围,不能是为了听课的专家和老师而被迫进行,也不能是为了语文有这个“听说读写”活动而要进行,更不能是“别人这样做我也这样做”的盲目模仿。“听说读写”活动的发起应该是基于文本和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指向,应该是“真实”的需要,更应该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真实地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感受语言文字的真实,最终能够引发学生的联想和进一步的思考!教学《紫藤萝瀑布》,老师讲“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学生大声读然后思考“推着挤着”可否变成“挤着推着”。通过读以及老师提示后,学生发现了文字的内涵,引发了联想和对其它字句的思考,真正让文字语言浸润心灵。这就是“真实(情境)”的效果。
但是现实语文教学中情况可能并不乐观。很多语文老师往往用通读替代学生个性朗读,用分析和简单的“为什么?”替代学生的疑惑,用讲解语文方法替代学生的思考。语言的内涵和课文的美感被隐藏了起来。
我听过很多老师讲朱自清的《春》,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讲“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都在分析比喻、排比的方法运用,最后都喜欢再来一句:同学们,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美不美?学生:美!
我并不清楚是否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之美,但是这样整齐划一的回答可能并不美!!!再者,很多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可能还只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默写、字句的赏析、文章的写法、主旨主题的层次,课堂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很多就是基于真实情境,能够引发联想和进一步思考的回答)只是鼓掌赞赏,却不愿意停留。这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考试的“紧箍咒”,比如教学课时的要求,比如老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等等。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们需要的不是怎么去教学生,而是要“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语文“梯子”和“支架”,让学生回到“真实(情境)”中自己去攀爬,要让“教”变成“交”,去做让学生学习语文变得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说了这么多,我又想起某位老师那句灵魂拷问:我们讲朱自清的《春》,学生真的体会到春天的美吗?
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上课前都自己问一问自己。
~~刘铭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