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御人之术
(一)田子方给公子击“上课”
田子方是魏文侯魏都的老师,魏文侯是战国时期比较有为的一位魏国国君。魏成子向魏文侯推荐三个人才,分别是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魏文侯都把他们当作老师来对待。正因为如此,魏文侯赢得了礼贤下士的美名。秦国曾经想征伐魏国,当时就有大臣反对,他们对秦君说:“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什么意思呢?魏君能够以礼待贤,国内的百姓都称赞他仁爱,朝廷上下和谐团结,这样的国家不能随便去攻打它啊!
魏文侯有此声誉,与他三个老师的辅助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的一个举动却颇令人不解。有一年,魏文侯讨伐中山国,让他的儿子击留守,并派赵仓唐协助击。公子击在朝歌与田子方偶遇。父亲都视田子方为老师,公子击自然对田子方十分敬重。因此,公子击看田子方的车过来了,赶忙让手下人将自己的车引到路边让路,并下车给田子方行礼。可是,没想到田子方竟然对公子击不理不睬。公子击强忍心中的不快,与田子方之间有了一番对话——
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屣然,奈何其同之哉!”
公子击问田子方:“先生,你说是富贵的人可以骄慢待人呢,还是贫贱的人可以骄慢待人?”公子击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他对田子方对他的态度表示不满了。毕竟我是国君的儿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你怎么能对我如此傲慢无礼呢?再说,我已经对你够有礼的了,你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有文化的人,怎么能这样做呢?可田子方故意不说破,而是不紧不慢地答道:“我觉得贫贱的人可以随便地慢待别人。因为如果诸侯随意慢待别人,就会失掉他的国家;如果大夫随意慢待别人,就可能失掉他的封地。至于贫贱的人就无所谓了,如果行为不投合,言论不被采用,那么,他可以随时离开,或者去楚国、或者去越国,就像脱草鞋一样简单。”
公子击是魏文侯之子,也是国君的继承人,是后来的魏武侯,地位不可谓不尊,财富不可谓不多,自然是富贵之人。在公子击看来,只有他这种人才有资格去慢待别人,而田子方有什么资格对自己无礼呢?田子方看透了公子击的心思,所以在他面对公子击以礼相待时置之不理,故意以此来打击公子击的自尊心,为公子击敲响了警钟。他告诫公子击,不管怎样富贵,都要始终保持谦恭之心,礼贤下士,重视人才。人才虽然并不一定富贵,但是,他们却可以使富贵者更加富贵。当然,他们也可以像良禽那样,自由地择木而栖。
当时公子击听了田子方的回答心中十分不快,但相信以后贵为国君的公子击一定会体察到人才之于治国的重要。当然,也就能够领会到田子方的良苦用心。
(二)信陵君礼贤下士
“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人称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中名声最佳的一个。司马迁盛赞他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够“不耻下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够与地位低贱的人交朋友。太史公评价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信陵君贵为先王之子、现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富贵至极,但是他却不把富贵当作资本作威作福,而是能够放下身段,主动、真诚地与地位低下的士人交往。因为这个原因,方圆千里之内的士人都争先恐后投到他的门下,致使他的食客一度达到三千人。
侯赢,年已七十,是魏国首都大梁东门的一个守门人。信陵君听说侯赢是个贤能长者,便主动送礼物给他,表示愿意与他交朋友。有一天,信陵君在家里准备了丰盛的宴席,邀请了很多知名人物参加。宴席开始前,信陵君亲自赶着马车到东门去接侯赢。车来了,侯赢也不谦让,直接坐到主位上。暗地里,侯赢偷偷看信陵君的表情。只见信陵君态度十分谦恭,丝毫没有不满之意。侯赢又给信陵君出了一道考题,他说自己有一个杀猪的朋友叫朱亥,此时正在市场上卖肉呢,他想拐个弯去看一看这个朋友。信陵君二话没说,取道市场。见到朱亥,侯赢慢慢腾腾地从车上下来,故意与朱亥东拉西扯,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走的意思。可是,公子无忌依然和颜悦色,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市场上的人渐渐地围拢过来,随从的人看到公子无忌亲自为侯赢这个无知老头驾车,都纷纷指责侯赢无礼。此时,在公子无忌的家中,魏国的王侯将相及宗室亲友都在等着信陵君回来开席,他们不知道公子无忌请来的是什么贵客,便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信陵君回到家中,将侯赢置于上座,席间还亲自向侯赢敬酒,满座皆惊。事后,信陵君把侯赢列为上客。而因为侯赢的缘故,信陵君也多次派人去照顾朱亥的生意,时不时地还送些礼物给他。侯赢找个机会还是对魏公子说出了自己那样做的理由,“我这样做,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小人,而公子能够礼贤下士。”
信陵君礼贤下士,收到了“仁者无敌”的奇效。诸侯各国因为信陵君的贤名,十余年不敢对魏国用兵。有一个事实,足以证明信陵君的仁者之威。信陵君窃符救赵后留在了赵国,秦王趁机发兵伐魏,魏国危在旦夕,便一拨接一拨地派人到赵国找信陵君,请他赶紧想办法发兵救魏。信陵君仅仅派一介信使遍告诸侯,说自己将带兵讨伐秦国以救魏国之危,诸侯各国便纷纷响应派出部队协助信陵君。结果,信陵君带领五国的大军大破秦军于河外,打败了秦军大将蒙骜,乘胜一直打到函谷关。此后,秦军很长时间不敢东出函谷关加兵于东方各国。
(三)王生当众让张释之难堪
王生,是一个处士,没有官职。不过他特别善长黄帝、老子无为而治的学说,因此得到朝廷的认可。汉景帝曾经把王生请到朝中,与大臣同列。有一次朝中例会,三公九卿都在。王生故意把自己的袜带儿弄开了,然后喊身边的廷尉张释之,让他给系袜带儿。张释之二话没说,跪在地上为王生系好了袜子。散朝之后,有人责备王生:“张廷尉是朝中重臣,你怎么能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让他给你系袜子,这不是让他下不来台吗?”王生道出了这样做的缘由——
“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我又老又低贱,自认为最终也不会对张廷尉有什么帮助。张廷尉是当今天下的名臣,我故意当众让他跪下身子为我系袜带儿,使他难堪,正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天下人敬重他。
原来是这样,当初不理解王生举动的人恍然大悟,他们不仅对张释之更加敬重,而且都认为王生为了成就别人的名声,不惜自污其身,不愧是个贤人。
侯赢故意在信陵君面前摆谱,王生当众让张释之系袜子,他们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要自污其身,而让天下的人敬重他们所“羞辱”的对象。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是什么让侯赢与王生之流自愿地自污其身,而成就别人?很显然,是因为信陵君礼贤下士、张释之是公正廉洁的好官,是他们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别人,使别人甘愿为之奉献。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