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播撒“探究”种子

        一节科学课,可以帮助我们解开生活中很多谜团;一节科学课,可以让孩子兴趣盎然地收起浮躁的个性,专心去为寻找真相而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一节科学课,也让我拿起了科学《课程标准》啃读,研究如何从课堂入手,播撒孩子们的对科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够独立思考,拥有求新求异的批判性思维,既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持续学习的精神,又有乐于分享资源和经验的团队协作精神。

        静态的校园环境布置是一张隐蔽于无形的优质教育名片。在日常的巡查中,学校四楼的科技长廊,是孩子们最喜欢去且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文化廊道,因为那些标本,车模,航模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有时候想,若是我们能够让孩子们自主打造属于他们自己教室里的科技天地,是不是又是另外一道风景线呢?!让课本里的知识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成为触手可及的科学风景线,是不是可以激发孩子们更大的兴趣去探究周围的科学世界呢?!从今天的课堂教学里,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很强,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有的孩子会说出1L空气的质量相当于60-70颗绿豆的重量。不难看出,孩子对质量的认知,还停留在浅表的想象当中,此时若是能够让孩子自己测试一下70颗绿豆的重量,估计孩子会对与70颗绿豆质量相当的生活中实物有了更多的举例了。借由此,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究,或做成科学小报,或画出相关美术作品,或以问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聚集他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想法、做法,在具有学校特色、班级特色的科技角,展示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作品,这样的静态布展汇聚在一起,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让孩子自主动起来,就能务实地践行学科育人功效了。

        动态的科学实操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究欲。老师们应当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科学实验室。对于我们在课堂里学生出现的问题,或是学生因生活常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认知偏差,我们可以先整理问题,分主题进行分类,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科学实验室,以亲临现场亲自动手实操的方式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孩子们有事可做的前提下,就可以帮助他们打开另一扇思考之门,引领孩子们走进另一个视界去感知科学世界的美妙和精彩,让积极自主探究的种子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孩子思考;或以问题为切入口,督促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在相互合作与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成就感和愉悦感,在好奇心引领下,创新科学探究思维力,培养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实现学科融合,打通学科壁垒,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若是我们能够在动静相结合的基础上,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和兴趣,辅以家长的重视和关注,鼓励家长与孩子开展亲子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一起开展科学实验,一起阅读与科学相关的书籍等,在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谓是锦上添花了。既可以融洽亲子关系,又可以让孩子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构筑自己的科学思维网络,也许在不经意间,家中就培养出了科学家呢!

        如何播下孩子热爱科学的种子?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亦不可缺失,家长、老师、学生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构建,为实现孩子科学逐梦的理想应该是指日可待。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孩子思辨力可视化的成长过程,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则是孩子自主成长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播种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催化种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长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从此爱上科学课程,爱上学习,乐享成长。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486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