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招安,梁山出路何在?
从艺术的角度,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只留下前七十回,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让读者在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情中享受意犹未尽的愉悦感。
但他也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所以自己续了一回,卢俊义梦中见嵇康扫灭梁山。
为什么是嵇康?因为嵇康字叔夜。
向历史上收服梁山好汉的张叔夜致敬。
如果没有这最后一回,金评本《水浒传》可以说是大团圆结局,团圆得像个童话。
可惜现实世界比童话残酷得多。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玩偶之家》中,娜拉离开家庭之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梁山好汉也是如此,早晚要回归主流社会的。
不从上帝视角去考虑这本书的社会影响,置身于水浒世界,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他会如何为兄弟们谋划未来?
如果不招安,当多年以后梁山第一代匪老去凋零,他们的后代要继续占山为王吗?当失去了有巨大号召力的及时雨,失去了运筹帷幄的智多星,失去了骁勇善战的五虎将、八骠骑、十六小彪将,梁山事业还会后继有人吗?
所以梁山的出路只有两条,二选一:招安,或者改朝换代。
很显然宋江是没有改朝换代的雄心的,梁山上下也只有李逵敢这么想。“杀上东京,夺了鸟位,晁天王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做小宋皇帝,军师做丞相,我们都做将军。”理想很丰满,可是现实很骨感。虽然梁山人马冲州撞府如入无人之境,向南远征江州,向北杀到大名,向西打下华州(是否合理就不考虑了,作者说合理就合理)。但想要推翻朝廷,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著名的“四大寇”,除宋江之外,还有石虎、王庆、方腊,谁敢说自己有问鼎天下的实力?彼时朝廷纵然腐败,军队纵然拉胯,但只要一纸诏书,还是能召集几十万兵马讨贼勤王。所以改朝换代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那就只剩下招安了。
但梁山上大部分人默默地选了中间路线:我不杀上东京,我也不下山招安,我只想把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做到底。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说白了,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也是绝大多数山大王的思路。
宋江不是普通的山大王,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没上梁山的时候,他就在心里绘好了蓝图。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他不允许中间路线存在。
梁山,可以说是他实现自己政治追求的实验田。
宋江掌权后,梁山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山上大旗写的是“替天行道”,这就算是初级的政治口号了。他的一言一行都向外界传递着清晰的信号:我们不是强盗,更不是逆贼,我们追求正义,渴望回归主流社会。现在只是屈居一隅,壮志难酬,希望官家早日听到我们的呼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可在他刚上山的时候,上有胸无大志的晁天王,下有得过且过的一种兄弟,如何实现招安的大计?
只有一个法子:改变梁山的阶级成分。
于是他不遗余力地招揽家世清白的地主豪强、中下级军官甚至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一方面壮大梁山声势,另一方面也未为将来的招安活动扩大群众基础。
李逵可以反对招安,鲁智深、武松也不愿意再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三阮刘唐等人也过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可后来上山的那些人呢?
徐宁愿不愿意招安?
关胜愿不愿意招安?
卢俊义愿不愿意招安?
金大坚、萧让、安道全愿不愿意招安?
索超、张清、董平、宣赞、郝思文···愿不愿意招安?
他们不但愿意,而且在梁山上还很有话语权。
“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这帮降将居然还占据了不少天罡的席位,上哪说理去?
这是宋江有意识的布局。
但遗憾的是,宋江能把梁山兄弟玩弄于股掌之上,但到了朝堂之上,面对蔡京、童贯之属,立刻就小巫见大巫了。
在自己的主场,他能生擒高俅,痛殴十节度;一旦接受招安,猛虎拔去爪牙,立刻成了任由人家揉捏的软柿子。
驱虎吞狼,两败俱伤,人马被打散、星落各地,首领被毒杀,幸存的小弟过上了低调的生活。兜兜转转,宛如一场大梦。
这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官方对造反者的处置,向来如此。
“首恶必问,从者不究。”
无论你是顽抗到底还是接受招安,下场都好不到哪去。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