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周记:2024.1.5网络思政教育“5S体系”之我见
在新的一年,和很多从事网络思政教育的老师们围炉煮茶,共同探讨新时代网络思政实施路径和载体创新,有了很多更新的视角和体验。
大力实施网络思政教育“5S体系”,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效结合,网上网下,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做到语言与逻辑、教育与娱乐、严肃与趣味的有机统一。
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对标(Standard):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实施。
学校新近培育了一批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对标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思政工作提升项目和“一节一推选”都做了一些培育建设工作,这是非常棒的一种转变。
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之中,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思政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和提升成效的重要举措。
通过构建网络育人矩阵、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打造网络育人文化精品,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萌起来”“潮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多重提升。
叙事(Story):讲真求实,讲好讲优故事。
讲好故事,是网络思政教育的基础,讲话家国情怀的故事,讲话身边榜样的故事,从故事中汲取力量,也从故事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讲故事,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的人、感化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争优的氛围。
网文、视频、案例、H5等等作品的素材都是来自身边的人,也让大家会觉得“接地气”,可学、可感、可听、可近,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是“高高在上”“凤毛麟角”“遥不可及”,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所有才有“身为平凡却不感平庸”的力量传递。
分享(Sharing):互动传播,拓宽宣传维度。
传播是网络思政的平台,所谓平台,指的是我们常用和常见的那些网络平台,比如微信,QQ,公众号,抖音,bilibili,头条等。
当下的环境,人人可触手上网,甚至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网络思政的概念也由载体论变成了环境论一说。网络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比如:网络短视频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具有即拍即传的特性,上一秒某个事件刚刚发生,下一秒就已经在网络上蔓延开来。大学生通过网络短视频可以随时随地、快速便捷地获取有关科技、文化、社会现象等方面的最新讯息,紧跟社会时代步伐。
网络思政就要做好内容的分享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主动去点赞、评论、转发、在看,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普通话”去阐释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平等的网络互动中“因势利导”,在互动的氛围中“顺势引导”。
聚力(Strength):长效培育,建强建优队伍。
在我们学校,其实也有很多比我优秀的网络思政工作者。
把我变成我们,川流不息。
咱们应该网聚更大的力量,让愿意从事、坚持从事网络思政的老师形成合力,旗帜鲜明地传达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性思考,以“温柔情怀”等姿态积极主动地了解青年学生的现实诉求,用文字建立温暖的情感链接,致力成为能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感化学生、感召学生的魅力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更要勇于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可以一改传统又单调的教导方式,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实时创作别致好玩的短视频、网文、动画作品、文创产品等,用更生动、更易引人共情的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旗帜鲜明地传达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当代大学生心系社会、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塑魂(Soul):凝心聚力,初心融入灵魂。
塑魂活动叩击心灵、触及灵魂,网络思政的初心就是影响,就是要给学生(或他人)带来正向积极的帮助和改变。
网络思政是一项利他和助人的工作。
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政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要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要学会充分利用微信、短信、博客等方式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一定要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在和学生的交流、指导中增强职业的幸福感。
创新“指尖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指尖”入“心间”。
结合学校实际、专业特色、学生成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营造清朗网络育人生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