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奔赴理想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标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探索、践行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产生很多困惑。2014年1月14日,我们小语人参加了关于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的培训,遭遇了一场盛大的成长,对语文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魏智渊老师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与学”开展了三个角度的话题:一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向;二是大概念与单元教学;三是延展语文老师的专业发展。由此来揭开语文教学的真相。
(一)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向
一、教学中心转向课程中心
1、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我们的教学可能存在一个很严重的误区,那就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很有可能在很认真的教给孩子大量方向性错误的知识,而不理解教材文本则是错误的前提。
一个人的成长有两条路径:其一是直接经验,其二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获得即读书,在阅读中成长,间接经验的获得是向生活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成长。我们对《小英雄雨来》的人物角色定位便是在间接经验中成长的,由此来思考文本中关于“雨来读书”的安排是否与雨来性格逻辑有所背离。
小学语文的教学针对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学路径。如果《精卫填海》的教学目标定位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事,就显得与“神话”这一象征性文本有所出入。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界定是“童话”,童话的本质是社会问题小说,由此界定本文探究造成悲剧的原因为宜,而非品味翻译作品中的二手语言文字。
回顾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文,如果只是按照“童话故事”来定位,那课上讲讲故事、演演故事、把成语故事说清楚也是很好的一节课,学生有参与、有表达,课堂有生成。但这篇文章是选自《战国策》,是进献给古代皇帝的计策、策略、谋略,如果教师不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又如何给孩子更深度的思考?
除了对目标、文本的把握不明确外,语文教学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前行。我们对文体的判定太过单一:说明文?散文?而文体其实是流动的,由此产生教师课堂导向的偏离。
另外关于人文主题的理解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大象的耳朵》、《丑小鸭》、《小壁虎借尾巴》是关于“自我认同”、“我是谁”的主题。而《雪孩子》《纸船与风筝》是关于“友情”的主题。当我们对主题进行重新理解,便是促进对文本的重新解读与定位。
任何知识都不能将内容与形式割裂,当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内容,重新解读文本,重新界定教学内容时,我们便开启了“生命气质”的教育之路。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路。
2、从单篇走向单元
上好一节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课程获得更多的发展。我们通过课来评价老师,但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课程思维,而非某一节课。
由此我联想到新课标下的单元统整教学,单元始对本单元内容进行解读、界定,以单元目标为终点倒推设计情境,让学习形成完整的闭环。
3、从教材走向课程
魏老师认为语文的学习,阅读应该是大于教材的,阅读中孩子培养了语感,形成了学习力,而非仅仅学知识。如果一个孩子语文学不好,那一定是因为读书太少,基础不够。语文的学习依赖于无意识的语感和有意识的刻意练习相结合。
人是如何学习的?魏老师提出以智力背景为底色,刻意练习再加深,当学习的路径可以被看见了,学习才真正发生,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研修的课程。教学的起点是问题的产生,是认知冲突,由此开启的情景也是背景需要。
二、从知识中心走向生命中心
1、知识必须指向生命或生活
我们所学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才有意义,即将所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与学生的生命打通。
2、避免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割裂
语文教学是双概念的,以“语文要素”这一大概念为主线和“人文主题”这一大概念为副线并行。犹如盖房从框架开始一般,语文学习也是由整体开始的。
《愚公移山》如果按照故事来讲,课堂中很多情境都是无效的,既不指向思维,也不能引发思考。当我们开始质疑故事,真正的教学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学习发生在认知破裂处。如果把自己放进故事里,反过来思考:我愿意移山吗?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由此产生。当我们融入文体意识,把课文定义为寓言,寓言必有寓意,在荒谬的故事背后探寻真实生活,回到当时的场景,这样的语文情境才真正有生命力。
《愚公移山》背后真正的大问题,其实是在探讨:勤劳和智慧,哪个更重要?是勤劳?是智慧?亦或二者兼得?魏老师提出其实有第四种答案,即“条件化知识”。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农业社会的最佳生存策略是勤劳,在那个重农抑商的年代,“人定胜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又成了最佳的生存策略。对比中外文化中应对洪水的策略里,中华文化中“大禹治水”的背后是农业文明的智慧,而西方“诺亚方舟”的背后则是海洋文明的智慧。由此寓言背后的大概念便是我们所学的知识真正与学生生命的打通。我们的学习也就在吸收、掌握、转化这种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延伸至有智慧的人。
我们都知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是关于李白的,而一般观念里李白是天赋型,反而杜甫是勤奋型,好像更符合这个故事。但当我们深挖故事背后的背景时,才发现故事中的老婆婆其实是道家大仙,这个故事是关于道教点化的故事,而李白修的便是道教。
什么是寓言?寓言的魅力在于能让看不见的道理被看见。怎么理解,便是与智慧的对话。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才能够与文本对话,并深刻的理解文本,继而链接到自己的生活、生命当中,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而奠基。这也形成了我们语文学习的闭环。
三、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
我们的学习从“人文主题”开始,以任务为驱动形成大问题,
直指“语文要素”,再回扣“人文主题”。
1、日常练习:预习能力的培养。
(1)预习时间:个别经典文本40分钟,其余文本20分。
(2)预习内容:
A类目标(基础目标)
朗读课文(一二年级)或默读课文(三年级以上);想象画面;概括内容;梳理情节……
旨在解决字词,梳理课文,为教学做准备。
B类目标(核心目标)
围绕语文要素的大问题设计,字词句运用。
旨在聚焦语文要素,开展深度教学。
C类目标(拓展目标)
迁移运用(包括小练笔);与人文主题相关的延伸阅读或理解;与生命生活相关联。
旨在迁移、拓展,链接生命生活。
(3)预习单
不需要打印预习单,但要有预习意识。
2、深度学习: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与费曼学习法。
A类包括生字词、语法修辞、积累等在内的语文知识,是基础性学习,学习方式:自学+反馈、基础知识清单化 ,达到扎实有效。
B类语文要素的教学是核心,在学习大问题笼罩下的精确教学,语文要素问题化,发掘知识本身的魅力。
C类人文主题的教学,拓展延伸学习,与生活、生命相关联的学习,人文主题生命化,与生活、生命共鸣。
让教与学高度一体化。
语文学科含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两个部分。
文本解读是尽可能整体而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从而显现文本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
教材解读是把文本放入教材单元和课程体系中,来判定它的教学价值。
3、特别提醒:重视反馈的力量。
反思:作文教学问题在哪儿?
(1)培养应试套路,而非一生有用的写作能力。
(2)重视修辞,而非思维。
(3)强调精批细改,而非以修改为中心。
魏老师提出“以修改为核心的教学流程”,教材里面的作文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写作标准,就是写作内容研发非常重要;二是要围绕写作内容让孩子反复改。“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应该成为通过努力达到的义务教育国家写作的最高标准。“具体明确”即写作内容,“文从字顺”即语言形式与表达内容之间无缝隙。
(二)语文老师的专业发展
魏老师提出三个观点: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读写成为生活习惯;适度地学习经典。
我们要上好语文课,上好一单元,我们会涉及到课程跟教学两方面的问题。那么课程问题会有一个教什么的问题,会遇到基础知识、识字、写字、朗读、语法、知识、逻辑,都有对应的书籍要去读。
我们需要些常备参考书,收藏常用网站,具备一定定向搜索能力,这样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搜索能力才是我们今天真正很重要的。
当我们把一本书比如说《西游记》研究透彻了,对整个语文的认识就不一样了,再去研究其他内容时,就变得轻松了,这就是深度学习。自己穿越才是最好的学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魏老师分享了两种阅读经典的方法,一种是干老师推崇的“朱子读书法”,就是吃透法,要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有关的书目都找来读,读一整年,直到读明白。另外一种是魏老师自己的读经典法,即“农村包围城市法”,比如读《论语》读不懂,绕过《论语》去读《孔子》,去读别人的解读,再绕回来读《论语》这样就把经典砍掉了,个人读书能力也就增强了。
案例:我是如果修炼语文阅读能力的?
第一阶段:读名家解读和课例并模仿(诗歌、小说、文言)
第二阶段:构建大概念(文本解读、问题研究、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阶段:现象学姿态(研究与申辩)
问题解决式阅读举例:备课的正确方式
备课三步:胸中有框架;精研教学目标及内容;有效组织教学资源生成方案。
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当下的处境,从我们怎样去反思,怎么样去打破自己的原则来进行调控,课堂上不断进行这样的游戏,当这个过程反复发生时,我们就是在训练孩子的思维,同时也是在教孩子们一种生活态度。
当你真正热爱一个东西时,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永远到不了你不想到的地方。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要的就是要认清我们的使命,我们到底想去哪,只要目标清晰,就值得你去奋斗一生。
郝晓东老师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典诗歌为例谈了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密钥,即“大问题”。郝老师提到要在课堂上打破思维的平衡。那什么叫打破思维的平衡?如何才能打破思维的平衡?就是我们在课堂上不断的去提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提的问题孩子们都知道,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其实思维并没有展开。什么原因?与提问题的质量有关。当我们的提问逐渐触及诗歌本质时,孩子们被迫走出舒适区去思考时,思维便打开了。从而链接自己生活,与自己的生命打通。所以要在课堂中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就需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大问题思考而不至于让课堂分析支离破碎,以大问题为开始,以大问题收尾。另外大问题能够与文本的本质相关,它不是随意提出来的,而是与文本的、诗歌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结合起来。而且学生需要带着大问题深入到文本当中去理解,这样的课堂就能够一以贯之,而且启发学生思维。
魏老师和郝老师的讲座都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更有着实践性、可操作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人去主动学习、深刻反思、实践。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总之,通过这次小学语文新课标研讨培训,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对生命也有了新的启发。愿能向着明亮那方,奔赴理想。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发散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