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nP2S6选择性光还原CO2为多碳太阳能燃料

近日,南京大学周勇教授和东南大学王金兰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厚度约0.81 nm的单晶六方CuInP2S6原子薄片。以激发乙烯(C2H4)为主要产物,收率选择性达到56.4%,电子选择性高达74.6%。在CuInP2S6单层(ML)的侧边,富含电荷的Cu-In双位点的串联协同作用主要是C2H4产物的高效转化和高选择性,作为ML的基面位,暴露S原子,由于CO2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到*COOH的高能势垒,不能进行CO2的光还原。

VASP解读

通过DFT计算,作者研究了ML对C2H4的选择性催化机理。作者首先研究了CO2在CuInP2S6 ML表面S原子上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一次质子耦合电子转移形成*COOH是限速步骤,能垒为+2.39 eV,表明CO2转化过程难以进行,暴露S原子的表面位点不适合CO2光还原。作者考虑了边缘位,集中在配位不饱和Cu和In原子,它们同时暴露在CuInP2S6边缘,可能具有协同效应,促进C-C耦合。

作者提出了一种CuInP2S6边缘CO2还原的三步机制:CO2分子在In位点还原为CO,并进一步转移到Cu位点;(2)*CO和*CHO偶联产生*CO-CHO中间体;(3)*CO-CHO不断氢化,最终生成C2H4。从自由能图可以看出,In原子上*COOH的形成是一个吸热过程,低于Cu原子,说明*CO主要在In位点产生。之后,*CO很容易从In位点转移到Cu位点。转移到Cu位点的*CO被氢化形成*CHO中间体,被In位点上生成的其他CO攻击,最终形成关键的*CO-CHO中间体。偶联的*CO-CHO中间体的O端和C端受到质子-电子对的攻击,形成吸附的*C2H4,同时释放两个水分子,因此最终产物主要是C2H4。

Tandem Synergistic Effect of Cu-In Dual Sites Confined on the Edge of Monolayer CuInP2S6 toward Selective Photoreduction of CO2 into Multi-Carbon Solar Fuel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7852.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986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