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开讲(上)-首届【中国心理学应用发展大会】珠海拾贝D1/3

舞动静心打卡D4/R60(每轮7天·第60轮第4天/总第417天),动态静心+无边无际静心+索菲旋转,完成✅,暨简书码文打卡D1075天。➡️

欢庆为期三天的【2024首届中国心理学应用发展大会】如期开幕!

D1 首日AM分享嘉宾及流程以如下——

其中最有感觉的知识点,记录分享如下:

【刘润】主题分享《心理学与商业》

用户买东西分为三个价值——

一、功能价值

二、情绪价值

三、资产价值

案例之【情侣手链】:以最简单的方式让爱互动,好的产品要洞察人性。

案例之【百达翡丽】:几十万一只的百达翡丽手表,基于其机械表的特性,决定了它他不可能比小米手环更精准,却因其广告语【你从来不可能真正拥有一块百达翡丽,你只不过代表你的下一代保管而已】,而全然区别于小米手环,成就其无可替代性的特质。

案例之【茅台】以其显性价格/类货币方式直接服务于中国式社交场景。

中国社交这种特殊场景,是一种【向上社交】,或者说一种叫做【进步心理】:

我请你吃饭的目的是向你表示我的【服从性】,你应该还会对我做服从性测试,在这个社交环境里面,你请的这个价格和你对他的服从性,对你做生意能不能成功有特别大的影响。

因此,心理学在商业设计里面,并不是正在融入,而是早已无处不在。

从融资咨询的技术上面来看,商业世界是怎么来看咨询这个事儿,分为三个逻辑,分享如下:

逻辑一:【等价值模型】

只要是做咨询的,那么最基础的做法,就是提供个人服务。

在这个逻辑里面,当我们要真的决定走向更广阔的商业世界,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你要解决的为叫做【等价值模型】。

1. 【成本】

等价值模型,简单解释就是你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首先有成本,如果作为一台电视机,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要成本,比如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其实是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实际上就是就是机会成本。

如果你不做这件事,你做别的事,你能挣到多少钱,这个钱就是你的时间成本,那么机会成本一定要时间成本,就叫【本】

2.  【价格】 与3.价值/值】

值是什么意思?这件事儿到底在客户心里面,你们所提供的顾问的在客人心里面,他愿意为这件事付出多少钱?

一个东西到底客户能付多少钱,并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努力,而是取决于你所解决这个问题有多值钱。到底你一个客户愿意出多少钱,不取决于你的努力,取决于你的问题贵不贵。

你能收到的钱,有人愿意出100万,但有可能你会不愿意出10万,有可能你收到的是3万,为什么?他受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影响,叫【供需关系】,就是有多少人在做跟你一样的事情,这就是基本的本价值模型概念。

【成本、价格的价值】,当把这三个基本概念理解清楚,再来去研究未来我们怎么能把自己的生意做大。

如果做心理咨询,这件事情也很值钱,因为一个人的幸福本身就是很值钱的事情。但一个人变得幸福这件事情,每个人嘴上这么说,但是他们付费的时候就不这么想,因为幸福是一个什么东西?幸福是一个长期的事儿,生命是个短期的事儿,所以你说我要做,我们就以心理咨询为例,我们就以那个健康为主,请问要让自己健康需要去控制饮食,但是你愿意为健康进行出很多钱去请教练,那么一直坚持下去,很多人不愿意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心脑血管出了问题,跑到医院去的时候,再多钱他们都愿意干,因为那个时候他能立刻感受到痛苦。

一个人会因为痛苦付很多钱,但是却不愿意为快乐付太多钱,这就是用户心理。

在微博上你们知不知道传播最快的情绪是什么情绪?

有人做过调查调查过7000多万条微博消息,发现在微博上传播最快的情绪是【愤怒】。愤怒是极易传播的。

为什么很多公司最终选择做战略咨询,因为它是最值钱的一个咨询的行业。

所以,本价值【找到那个最贵的问题】。大家可以去琢磨琢磨,在心理学的知识范畴里面,哪些知识可以帮你解决更贵的问题?

举例如经济学里,如何在招聘时能更好地挑选人才,能够用认知协调理论助力谈判获取更大的成果,这些都是更贵的问题。

逻辑二:【可复制】

从个人服务到机构服务。工匠精神:日本的工匠精神是艺术化,德国的工匠精神则是技术化。

德国式的工匠精神会抽取里面的真正道理,想办法复制,当其一旦可被复制时,这件事就可以做大,我们称为【加杠杆】。因此,在咨询行业里面,麦肯锡每年盈收USD160亿,技术上可复制,将最难的战略咨询流程化,7步法:定义问题,分析问题……

7步法弄完之后,再去教一些极聪明的小朋友,MIT毕业的,斯坦福毕业的,Harvard这些名校毕业的,然后用这个方法论加上这些小朋友,再加上信息知识库,就能给那个已经在行业里面干了30年到40年的企业家做咨询了,而且一干就干了100年,1924年麦肯锡成立,今年正好100年。

让一群聪明的小朋友用固定的方法论,就能帮千亿的大公司做咨询。所以,我其实建议大家【相信技术一定是可以提炼出来的】,反而不能太相信手感。要相信技术可提炼、可复制,形成飞轮效应。

你们做咨询的时候,你们的成本那么占你的成本大概多少?

产品和技术,产品的服务的本质区别是【边际交付时间】到底有多少。

举例做战略咨询,我们的客户一年有10天的,这个公司虽然很厉害很大,也收了很多钱,但是我一旦把这10天卖给他,这10天我们就没办法卖给任何人了,那么我一年能卖的时间也就这么一点,是有限的。

于是,后来我跟武志红老师,还有陈海贤老师一样,都在得道上开课。开一门课是花了很多时间很多钱,但是那些时间一旦把它做完了,逻辑的算法是,那门课我卖出去8万份才能挣钱,是按因为我投入的时间来算的,结果这门课第一年卖出去11万份,接着第二年又卖出一些,第三年再卖出一些,截止最近几天,这门课已卖了33万份。

也就是说从8万份到33万份之间的这25万份,我一分钟时间都没再花进去,这些就是我的边际成本为0的产品。

因此,一定要分清楚什么叫【服务(走正态分布;有限稀缺)】,什么叫做【产品(走幂率分布;无限可复制)】。

案例之相比音乐家,画家更难致富。画家和理发师一样,高产画家一年也就能创作50多幅,因此画画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发财的人,而音乐行业不一样,比如朗朗弹钢琴,网上直接下载即可。

逻辑三:【去服务化】

要去服务化,教育行业也是一样的,1V1成本最高。在心理学行业找到真正的产品,而非服务,比如课程,比如得到上武志红老师和陈海贤老师的课,40、50万份。

还有【测评产品】是个好生意,因为最不需要人类的交付时间,例如有关新入职员工的测评,MBTI的交付报告……

如果有一天AI能取代心理咨询师,那有一天也会取代战略咨询师。如果所有人都焦虑,那就不用焦虑。如果未来可能与AI成为朋友,那就想尽一切办法拥抱它……

AI会写歌,我把我的青少年时写的诗让AI谱曲成歌。但同时,我发现在一个行业做得特别好的人,特别容易鄙视新生事物,比如AI,结果就是被鄙视,被打脸……所以,索性不如用拥抱,去使用,用好它……

【收获多多,分享待续】

欢迎希望看视频的伙伴们发简信索取观看方式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61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