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以小书见大智慧——这杯千年老酒,值得每个国人细细品味
似曾相识燕归来。
在当今这个文化自信的时代,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然成为了现下的热点话题。我们在近百年西学东渐的潮流中,放慢脚步,重新拾起那冷落近半个世纪的华夏经典。
随着“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推广传统文化的官方活动,吸引了一群群8090后向先民学习智慧。阅读经典,不再是老生长谈,而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阅读经典是为了时尚或实用吗?显然不是。阅读经典从不是为了经济上的实用,而是文化上的熏陶,我们在四书中学习温良恭俭让,我们沉醉于《诗经》中的风雅颂,我们在《说文解字》中探寻文字发展的规律......
我们所有的疑问,在数千年前的典籍中,早已备下了答案。我们向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学习智慧,再将其延续至未来。
但经典浩如烟海,令人望而生畏,倘若毫无头绪地阅读,恐怕穷尽一生,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然而市面上的各式解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普通人无从分辨质量高低,很容易被所谓的专家学者误导。
在经典的大洋中,我们急需一艘合适的小舟,带领我们探索经典。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并非“国学概论”,它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故作玄虚,也不下里巴人。朱自清先生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解说经典,或采用近人新说,或引用大家评论,将经典带到普通市民中去,又将普通市民的思想引入到更高的境界中。
朱自清先生以他的深厚学养,将枝蔓庞杂的宏篇巨制,细细分解,化繁为简,对初学经典的人来说,尤为适用。
这本书不算太厚,可以算做一本“小书”,总共十三篇文章,《说文》《易经》、四书、《史记》、诸子学说、诗赋文章等等依次排列。我们顺着朱自清先生留下的线索,探寻这个民族的精神矿脉。
正如他在《经典常谈》中的序言所说,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朱自清先生希望我们将本书做为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文化的开端
草书之飘逸,正楷之端雅,行书介乎二者中间,我们享受着汉字带来的便利,沉浸于汉字的美感。
汉字之美,在于历史的深厚。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殷商,就已出现了甲骨文的踪影。“远取诸物观日月”,我们的祖先将日月山河赐予的灵感,用智慧打磨,刻在甲骨之上,经一代又一代的改良演变,形成了现在的简体字。
汉字之美,在于意境。比如“愁”字,自春秋时代开始,文人便有了伤春悲秋的习惯,“愁”字可拆作“心”与“秋”,当心上的秋天来临,不就有了万千愁绪了吗?
又如“恕”字,有宽容之意。上面是“如”,下面是“心”,宽恕他人,也就宽恕了自己,让自己的心如意。还有“雨”字,是个象形文字,看到这个字时,就会联想到天空中阴云连绵,雨水自云中落下,洋洋洒洒。汉字是有画面,有声音的。
朱自清先生说,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识字是一切教育的开端,我们通过启蒙教育,大量的阅读,识得字形,了解字意和使用方式,并以此为媒介,获取更多的知识。
今人通过小学完成识字的初步教育,古人也有小学。古人的小学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那时的学问限于经典,研究古人的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从文字学入手,其中《说文解字》就是文字学的经典。
《经典常谈》的第一章,讲的就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许慎所做,共收录了九千字,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说文》除小篆之外,兼收籀文以及更古的字体,按照晚周人作的《尔雅》等经典的注文的体例成书,是后人研究字体演变的重要书籍。
在《说文》之前,也出现过其他字书。比如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后,命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只是大部分都已经失传。
在本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还谈到了《说文·序》中,提到的出土的古器物,并以此为原点,讲述了拓本的历史,以及盘庚时代的卜辞。同时,还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汉字造字和使用的六个条例,即周礼中提到的“六书”。
童蒙养正
习总书记在某次讲话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引自《论语·季氏篇》。《论语》是四书之一,直到今日,四书五经仍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也是很多热爱传统文化,重视人格培养的人的必读书目。
曾经有家长问过我,想专业地培养孩子的品性,读什么书比较合适呢?我说,不妨读四书试试。四书是培养品性的最好书籍,儒家主张童蒙养正,即在孩子的童年,培养其端正的品形,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其最好的方式是阅读经典。
在本书的《四书第七》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向我们展示了四书的发展历史,以及四书的主张。
自元朝仁宗皇庆二年开始,朱熹批注的四书被定为科举用书,到了清朝,四书更是运用得登峰造极——那时科举考试的科目是八股文,题目皆取自四书。四书是那个时代的教科书。
但四书最开始时并不排列在一起。《大学》《中庸》在《礼记》里,《论语》《孟子》是单独发行的,在一开始,只能算做诸子书。到了汉代,才升级为经。至于这四本书的注疏,在汉代和六朝就已有《中庸》的注疏,汉代司马光曾写过《大学通义》,只是后来都已迭散。
真正开始推广四书的,当属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和程颐兄弟,他们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又评《中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虽然不排除二程有为自己建立道统的嫌疑,但也给后来朱子批注四书奠定了理论基础。
朱子接受了二程的见解,将这四本书加以系统的说明,连贯起来,形成了我们后世看到的儒学经典。
朱自清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阅读四书的顺序,他建议我们,初学者应先通读《大学》,在有了《大学》的基础之后,便可以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妙之处,至于《中庸》,因是儒学的心法,领会有一定难度,故是第三步的事。
古时有小学,自然会有大学,而《大学》这本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它规模大,节目详,从“格物”开始,至“平天下”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是循序渐进的。
如《大学·明德篇》里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君子的学问,意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教人从善,革去旧有的坏的习气。在掌握《大学》,养成良好的品性之后,方可进行更深一步的教育。
《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们记的,这本书不但能突显孔子伟大的人格,也包含着诸多教人学习做人的条目,比如忠恕、时习、好古、隅反、择善等,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宝藏。
而《孟子》相传是孟子本人和他的弟子共同编写的,书中有大量辩论性的文字。孟子生在战国时代,不免有些好辩,与孔子的温润是很不同的。《经典常谈》中说,《孟子》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得”甚严。
以巨笔写作的小书
记得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语文阅读理解题:“请问红楼梦中蒋玉菡赠给宝玉的汗巾的颜色是什么?”我哑然失笑,这块汗巾只是琪官和宝玉初次相遇一见倾心,表情达意的一种载体,至于颜色,也许是曹公随手写之,过后也就忘了。倘若曹公在天有灵,看到此题不知会做何感想。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经典阅读的氛围逐渐增强,传统文化在课本上的占比越来越多,试卷中的占分值也越来越大,这对培养青少年的经典阅读习惯,陶冶情操是非常有利的。
早在民国时期,经典书籍就已然出现在学生的课本当中。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说,“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经典进校园的确是件好事,但如果操之过急,或者只是单纯地考量学生读书的细致程度,这无疑是本末倒置。我们淹通书史,从来不应该为了考试而读书,而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品性,正确的价值观而读。
我想,这就是朱自清先生著此书的目的吧。他以巨笔写小书,不故作高深地讲些高头讲章,而是放下身段,以启蒙的视角,将宏伟的经典用通俗的语言表述,为的就是能让初学者热爱经典,读懂经典,不浮于事物的表面,进入更深刻的世界中。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