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感悟】
这段文字讲,现在教材上都讲主要是用以证明孟子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说明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后代每一代的开国之君,都从这一段文字之中得到了无穷的智慧和战略思想。
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比较,但最好的是能够占全三者。比较典型的是《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分析,北让曹操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这时刘备也只有人和可以拼一下了。当时的刘备还没有根据地,可谓没有天时地利,但是刘备也是一代枭雄,当时也有一定的文臣武将可用,特别是已经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决心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也正是在以前的事例中,看到了刘备的仁政思想,仁义之心,天下皆知,加上他的皇叔身份,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正统。后来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下,刘备集团抓住了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需要修养,孙权战胜也需要巩固的机会,迅速拿下荆州,进入益州,以此为根据地,三分天下。
二、这一段文字也说明了仁者无敌的道理。在任何一个大政治家的心目中,军事只是实现政治的目的和手段,而不是至高无上的,站在军事背后的是以民为本,施行仁者,仁者无敌的思想。简单的说,仁政思想就是以民为上,是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巨大贡献,在乱世,表面看是军事至上,但是它背后的驱动力仍旧是人心的向背,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那怎样才能够得民心呢?那就是施行仁政。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30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