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情感——《有人将至》读后感

《有人将至》,小说题目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确定感。

“人”的到来是已知,但这“人”是谁,却是未知的。

比如,文中的“我”,一名心理咨询师(但,咨询师是没有资格开处方药的,所以,我认为叫心理治疗师更恰切),日常工作中,常常处于等待有人将至的状态。

也比如,很多在压抑与挣扎中的现代人,默默等待被看见,被理解,有某个同频的人不期而至。

或者,还代表了那个在母亲腹中,却挽救了父母婚姻的胎儿。

不过,我看了几遍,依旧不能确知作者题目中将至的“人”究竟说的是谁。

故事核:女心理治疗师“我”与一对夫妻发生的工作关系及情感纠葛。

结构:

先写我与丽芳、重生二人分别相识的过程,是故事的开端;

再写三人之间关系的推进和纠葛,是故事的发展与高潮;

结局是丽芳与重生关系的恢复,以及我和重生不伦恋情的结束。

小说第一句,作者就清晰地给出本文主角,“丽芳和重生——这对夫妻,我最初认识的是其中的太太。”

丽芳的出场让人感到灰色调的拘谨。

丽芳的手里拎着一个“规整的、硬梆梆的白色拎包”,这个拎包和她的背影一样优雅,但与她恰似一株想要“攀附点什么的植物”的,疲惫的、软绵绵的神态,重心倾斜的坐姿,显然是不协调的。作者仿佛用我的心理活动在暗示着什么——“我想,如果我冲上去,从她手里夺过那只包,打开它……里面一定是乱七八糟的。”

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偷偷服药几年,却始终没有告诉丈夫,是因为丽芳有着过于封闭自我,还是她的丈夫不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硬梆梆的包是她的外壳吗?保护着格外脆弱的内心世界?

读到这里,我想起的是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开山鼻祖,萨尔瓦多.米纽秦的观点:“症状是家庭对特定情境下问题的表达”。

然后,作者搁置了对丽芳的讲述,笔墨落在夫妻中的另一位,重生的身上。

重生的出场则充满魅力,“男中音”、“俏皮的鬼脸”、“不俗的的见解”。

他推荐的书“我”都喜欢,初见,就带给“我”“灵魂出窍般的清净明亮的感觉”

作者没有选择“一见倾心”这等普通的词汇,但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这样。

所谓灵魂的吸引并不能摒弃荷尔蒙信息素的释放。事实上,“我”在夏日午后去往图书馆的路上,印象最深的,是在图书馆背后的树荫下接吻的男生女生——

我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几乎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紧闭而颤抖的睫毛。咻咻的鼻息……如同清新而紧张的小兽。

为什么“我”会关注到“颤抖的睫毛”、“咻咻的鼻息”?也许因为潜意识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引导着我们的注意力。

重生带给“我”的冲击“像扑向礁石的海浪、像膨胀着、野蛮生长的无数条海藻”,“我”是有挣脱的欲望,却还是陷入了。

“我和重生更像是在打架——上一刻,还把对方捧在手心里,抱他,蹭他,哀求他不要离去;等到下一刻,又恨不能把他(她)撕成碎片,吞下她 (他)的每一块血肉……

这种身体层次上的激情,看起来更像发泄,很快,重生就提出分手,他说“……或许,你根本就没有看清我……”,显然在重生的心里,认为“我”对他的喜欢只是浅层的。

“我”认为有很多女人会喜欢重生,“我”认为他的眼神会让心里有阴影的女人觉得安全。但,显然,丽芳,这个心里有阴影的女人并没有在丈夫这里获得安全感,这也是让人困惑的地方。

所以,“我”和重生在短暂地相逢之后告别了。“我用了与重生相处大约两到三倍的时间,才渐渐适应了这个人从我生活里的消失。

“我”对重生的感情无疑很深,需要用药物来控制“类似于戒断反应的症状”,并因此更加割裂自我,用第三人视角观察自己的表象和内心——

一个穿着洁白而规整的外套,轻言细语地对病人们说:’你哭出来,对,哭出来就会好一些。’

另一个,则披头散发、憔悴不堪地坐在床沿上……”

也许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像这样割裂两部分,甚至是三部分、四部分……

为什么作者要安排一位“高尚而纠结的病人”出现呢?这个人不哭、不绝对、不冷漠、无比正常甚至有些温暖,“他遵循的道德水准,甚至比世界上一般公民使用的还要高尚与清洁”,同时又是无趣的。

也许作者想要剖析的,是过多遵循世俗标准的生存哲学,将导致我们变成千篇一律的“套子里的人”,说应该说的话,做符合身份的事,冲突便只能压抑在内心。

 为什么“我”会和丽芳做同样的梦?

漆黑的巷子、独自的行走、面临的险和坠落……要知道,梦里的情绪是真的,所以,“我”与丽芳同样感到恐惧、焦虑、孤单和空虚,“我”并不比求助者更坚强。

至于丽芳怀孕,邀请“我”去她家认识她的先生,也许出于对于一个心理治疗师的信任,但,是什么原因让“我”摒弃治疗师的身份,以朋友的角色登门拜访呢?

丽芳虽是无心之举,但她所呈现和谐的生活,实实在在刺激到了“我”,“我”和重生再续前缘。

“我”认为,“抑郁问题其实都和激情有关”。这个观点和弗洛伊德说的很一致,他也认为心灵是一个时刻变化的系统,混杂着动荡不安的元素。强大的有意无意的愿望和内化的禁令相互制约,释放出等价于原子对撞般能量巨大的心理效应。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6390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