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日常词汇追溯传统文化 (19):健康
健康一词,在当代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词汇使用的,笼统地表示身体或精神的良好状态。而在传统文化中,古代先贤对【健】和【康】的内涵有着不同的定义,从更深层次阐述了二者所指内容的差异。
【健】的本意是 “四肢健全、强劲有力”,故有 “体壮为健” 之说。因此,【健】是从身体层面定义一个人的状态。例如,对那些为奥运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运动员,我们称之为 “奥运健儿”;形容一个人走得快,我们说 “健步如飞”。
【健】不仅指躯体的强壮,还涵盖体内的器官。《黄帝内经》中提到 “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这里更详尽地描绘了身体强健的状态。也就是五脏运行有力、新陈代谢旺盛、体内气血调和、皮肤肌肉坚实的身体状态。
【康】的本意是 “四通八达、畅通无阻”。一条路有三个出口谓之“岔”,有四个出口称为“衢”,有五个出口谓之“康”,有六个出口谓之“庄”,因此我们在形容道路畅通时有 “康庄大道” 一词。武汉由于连接多地、道路四通八达,故称为 “九省通衢之地”。
【康】是从精神层面定义一个人的状态,故有 “心怡为康” 之说。古人认为气血、经脉通畅,那么一个人就会气定神闲,心悦神怡,也就是神全、气足、身康。
【健】指身体,【康】指精神。古人以精神为先,因此【康】字在前组成【康健】一词,在问候时常说 “令堂大人是否康健”;今人以物质为先,因此【健】字在前,变成了【健康】一词。【健康】是唯物,以身为先,【康健】是唯心,以心为先。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