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正名乎(江前进)
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在“礼”中,主张克己复礼,首/尤重“必也正名”。
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论语 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疑道:有这样做的吗?您真是太迂腐了。这名怎么正呢?
乍听此言,夫子很生气,斥道:仲由(子路),真粗野啊。
痛心疾首蹙额的孔子又训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后果很严重。
故,清·李渔《玉搔头·逆气》:“所虑者师出无名,难以号令天下。”
是以,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江湖规矩。
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晋文公率先崛起,北驱胡马,南震诸侯,且对周王室有匡扶危难之功。因晋文公使周襄王在郏邑恢复王位,襄王拿块土地酬谢他。晋文公辞谢,要求襄王允许他死后埋葬用天子的隧礼。那个时候的天下共主周王室只是一偏安一隅的弱不禁风小国,但周襄王仍硬气地不许。强如晋文公在名分、大义面前,心中虽有一万头羊驼愤怒地咆哮,但也只能忍气吞声,以避犯上作乱之嫌。
而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纷争迭起,势力并不强大的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占据道义制高点,抢得政冶先机,为以后的做大做强,乃至三分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面对曹操炉火纯青的名分之操作,都不得不心服口服地叹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即便是啸聚山林占山为王,干着打家劫舍杀富济“己”勾当,“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的那批强人,仍要扯出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义凛然的字,在寒风飒飒的水泊上空猎猎飘扬……
接受招安后,“替天行道”的杏黄旗立马大张旗鼓地改头换面成“顺天护国”大红旗,不敢僭越,臣服皇权之下。
做事有纲纪名分之说,师出有名,才能理直气壮势如破竹迎刃而解。正如古语云:“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至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嗟呼:“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某敢忘之?”
2022年8月31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