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宝贝们的老办法

      阅读《何捷老师的阅读课堂实践》P35-37

      昨天,继续阅读《何捷老师的阅读课堂实践》,这本书刚开始有点读不懂,不知道它讲了什么,可是读着读着就发现这本书写得挺好的,里面有很多实用的办法,尤其是老宝贝们的老办法,感觉对我们老师来说受益匪浅。

      那么谁是“老宝贝”呢?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是小语界的“老宝贝”。他们做人是境界,他们做客是艺术。听他们的课,你会如同在平缓的温水中一般感到舒适与畅快,你会在温润智慧的教学现场中感到来自心海的阵阵触动,你会明显发现儿童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拔节生长,你会肯定地说:“真好,这就是我想听到的语文课!”

      于永正,幽默机智;贾志敏,严谨精致;支玉恒,深入扎实;“老宝贝”们各自有独特的风采,但“亲近了解儿童,立足语文学科本位,顺学二教”是他们的共性。“老宝贝”们的“老办法”有四种。

      老办法之一:读,读,一读再读。永正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遍一遍地读,并且在书中标注:哪里要停顿,哪里要重音,哪里要粘连带过,哪里要着力拖长。他都会在书上做上密密麻麻的记号。贾志敏老师直接把读升级为背。支玉恒老师注重读的技巧,他在读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老办法之二:给,给,给了再给。给时间,让小孩把书读痛快读完,把话完整说出,把思考的内容想透彻。给的结果是小孩有探索的欲望,有表达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快感。

      老办法之三:少,少,越来越少。“老宝贝”们的“老办法”就是将教学设计一减再减,让教学环节少而又少。这样,教师就能专心致志地关注儿童,应对变化,作出调整。

     

      老办法之四:准,准,一再调校。这一条指的是对“课程标准”的精准把握:不超标做离谱的事,不减低标准做弱智的事,不越界做旁的事,不拐弯抹角做浪费生命的事。贯彻标准要求,落实在课堂执行上,转化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

     

      读了这三页文章,我很有体会。我们平时听一些语文名师的课,他们往往拿一支粉笔就敢进课堂,他们的课件很简单,就是那么几页,他们不拿课本,因为课本已经进了他们的心里,进了他们的大脑里。之前也一直听邱老师说备课最关键就是读文本,把文本读熟,读透,你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才能游刃有余地讲课。今天再来读这样的文章,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经常说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但在课堂上,我们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回答得少,当学生停在那回答不来老师的问题时,我们老师就慌了,就会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缺少时间等待,不太信任学生。

      我们在上公开课时,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有长长的几页纸,把学生可能回答的话都写得一清二楚,把学生的预设全部写出来了,如果课堂上学生没有跟着老师的预设来,上课就会有点紧张。其实,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一样,学生理解不一样,那么生成也就不一样。

      “老宝贝”们的“老办法”之三是少,少,一越来越少。他们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就是那么几句话,留有了很多的空间给学生,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变化,而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所以课件也很简单,一切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要,我们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超出课程标准,也不能减少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教学。但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真的是这样做的吗?我想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老师肯定是有的,但不按课程标准执行教学,我行我素的老师也是有的。读到“老宝贝”们的“老办法”之四,我觉得我们老师一定要对课程标准了如指掌。很庆幸,我再一次读了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和郑老师她们啃读了韩素静的《统编小学语文,可以这样教》这本书,把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头到尾看了遍,并以课程标准指导我课题申报书的书写。

      人还是要多读书,从书中或多或少都能学点知识。有些知识是相通的,也许有些书确实是读不懂,但读着读着,或许有一天会顿悟,会豁然开朗。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288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