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思考,快与慢》2023.12.20

今日推荐《思考,快与慢》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以心理学家身份,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人的大脑分快思考和慢思考两种思维系统。我们经常用的是快思考,他能够依赖情感、经验和技艺,对眼前的情况,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反应。相当于自动驾驶系统,不需要大脑的主动操控。

假设这个时候,有辆车迎面朝你驶过来,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无意识的往旁边闪开。可是如果让你现在口算17×24等于多少?你是不是没办法立马就给出答案。这就是因为在你无意时决定闪开的时候,你调动的是快思考系统;而在你算17×24的时候,你需要调动的是慢思考系统。

这两个系统各有擅长,看别人的表情、听别人语气、看东西的远近、识别周围是不是危险,这些都属于快系统比较擅长的。但快思考系统容易上当和受骗,经常会受损失、厌恶、乐观、偏见和光环效应等心理学效应的影响,作出错误的选择和决策。

思考系统需要调动注意力辨识,分析后才能作出决定。虽然做决定慢,但不容易出错。但慢思考经常偷懒走捷径,直接采纳快思考给出的结果。

有一个很著名的冰水实验,会让人的手会有疼痛感。

实验进行了三次:

第1次,让人把手放冰水里坚持60秒后拿出;

第2次,让人把手放冰水里,90秒后拿出,只不过最后30秒,会缓慢往里注温水。

第3次,选择重复第1次或第2次。

结果80%选择重复第2次实验。第二次实验带给人的疼痛感时间长,疼痛总量明显大于第1次,但由于最后30秒的疼痛感低于前60秒,所以导致人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这就是“峰终定律”的影响。人的大脑在经历某个事件后,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峰”和“终”的时刻,也就是高潮和结束的时刻,而忽略其他体验过程的心理学效应。

“峰”“终”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看完一部电视剧,如果结局草草收尾,就会觉得这是一部烂剧,评价就很糟糕。比如两个人分手的场景,如果是争吵的不愉快的,那么回忆整个谈恋爱的场景都会悲伤。

反之,如果结束时刻感受是愉悦的,那整个体验过程,就会都觉得开心。

产生“峰”“终”效应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人理性的一面,又有非理性的一面。其实是快思考带有的主观色彩,会更浓重一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规避错误,提升思维的准确率呢?从书中可以提炼了五个让自己变好的成长指南:

第一,勤用大脑。只有多动脑子才能理性看待事物获得成长和进步。

第二,警惕直觉。比如早上和同事吵了一架,事后觉得自己太冲动,理智脑被情绪控制后,就会按照快思考系统的直觉性刺激反应。

第三,不过度自信。作为一个理性思考者,我们不能过度自信,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看待复杂的问题。

第四,理性决策。比如面对获益时,不愿意冒风险,面对损失时又更愿意冒风险。

第五,预想结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凭直觉和经验,就轻易判断一件事的行为不可取。

有一个让自己冷静,反直觉思考的方法叫做“事前验尸”。就是预先设想惨败的结果,然后分析导致失败的有可能的原因。事情还没有发生,就提前已经开始预判了。可以根可以根据这种方法,有效杜绝和抑制过分乐观的决策。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快思考和慢思考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923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