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咖学习新课标

王老师的高屋建瓴让我着实震惊。她对新课标的解读不仅关注到了课标本身的内容,更深入解剖内容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她通过对比新旧课标,引导我们去发现异同,清楚课标的继承和创新,明白我们现在的定位与挑战;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让人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调整?怎么样去调整?虽然连续听了两个半小时,但是很多东西自己没有消化,希望通过梳理能促进自己今后理解新课标。

一、新变化

四个层面的对比

1.背景

背景知识

2.结构与内容

3.继承与发展

4.调整与变化

二、大概念

1.课程性质

2.课程理念

2.1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2.2构建于分级体系的语言结构

具体分级结构特征

2.3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主题引领下的课程六要素
主题

三、答疑解惑

1.结构性知识

1.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非结构性知识”是指在具体情境中所形成的、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是心理表征的有机构成,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此非常重视,将之视为心理建构的目标和基础。

2.素质与素养

首先,素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更多强调遗传。素养是后天习得和养成的品质,更多强调后天的获得。

其次,素养和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一个人的品性和能力。素养通常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道德、礼仪、艺术等方面的素养。素养的提高要求个人有良好的文化、伦理和审美修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品位,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品,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素质则更多地强调一个人的能力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他是否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还有好多问题听得一知半解,接下来需要再读新课标,仔细通过思考问题来促进理论知识的扩充与课改思想意识的高度重视。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065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